2019年8月17日通州区文化馆8层展出“和而不同——柳妍、申卉芪、顾顾、徐茜中国画作品展”,本次展览以“和而不同”为主题,展出柳妍、申卉芪、顾顾、徐茜四位女性艺术家的中国画作品。“和而不同”来自儒家的思想,同时也是艺术家至高的审美追求。本次展览的四位艺术家有很多共同之处:女性身份,绘画种类,生活时代……但作品中呈现出的风格却各不相同。同为女性,她们对生活的观察更为细腻,对题材的选择也有类似之处,她们的作品都关注生活的日常,用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去放大日常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同时她们都拥有女性看待日常的浪漫与诗性,用几乎与生俱来的审美直觉创造出风格各异的日常之美。
本次展览前言中写到:她们有很多共同之处,闲趣、雅致、散淡、宁静,但因为对艺术语言的取舍和艺术形式的选择不同,每个人的作品都呈现出鲜活的个性,彰显出不可替代的艺术风貌。这四位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各有特点,古朴卓雅的线条、清淡宁静的生活气息、虚实相应的韵致、全新的表达方式……,由此,可以看到她们对艺术的感受力和判断力都在画面中有所体现。
专家:应尊重前辈名家对《功甫帖》的看法(图)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
张择端的春天之旅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图)
孙振华:创造一种自由的境界
徐冰借光画中国山水(组图)
没有文脉,何谈水墨?
由“画家书法”说到“画家卖字”
薛松:我不是艺术的教徒
米巧铭对话俄罗斯列宾美院院长西蒙(组图)
苏锐:艺术批评很难吗
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历史
书法家之于书法:笔墨磨练就是精神磨练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图)
期望白砥
王明明:画院要出人才,才能出精品
国博副馆长陈履生谈“名馆·名家·名作”特展
陈婉之:浅析当代中国写意画衰弱的必然
“水墨在中国是文脉,在西方是媒介”
评论:让艺术像血液一样融入生活
春宫画与古希腊裸体的身体审美
回归本真 书画家最终还需靠作品说话(组图)
且读且画(组图)
参与:从社会雕塑再出发
书法欣赏的五个Jing
万米书画长卷收藏策划者田太华——实干型艺术梦想家(图)
皮道坚:当代艺术绝非全是观念
徐恩存:当代经典再解读
略论中国草书与西方抽象画(组图)
故人忆旧:属于台湾画家陈澄波的淡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