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教案
课题 |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 共2课时 第1课时 | |
教学 |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并形象第描述物体表面质感给予的触觉感受和视觉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绘画手段表现出几种不同的物品的质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中的景物,不断发现和感受质感之美。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
准确而恰当的表现物体的质感。 教法
学法 欣赏、评述、尝试、展示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以学生的文具盒为例,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
2、教师选取四件物品(黑板擦、校服、窗户玻璃和黑板)。
二、讲授新课
1、问题:如何理解质感一词?
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2、四件物品(玻璃碗、笔筒、紫砂杯和贝壳)。
三、感受质感
1、不同的材料给人的质感不同。欣赏六组图片(柔软与坚硬)、(透明与浑浊)、(光滑与粗糙)、(干枯与润泽)、(粗壮与细小)、(寒冷与炎热)。
教师归纳小结。
2、表现质感的方法:(结合图片来分析)
小结:
①色彩表现。欣赏水彩画、水粉画和油画作品,同时介绍它们的不同特点。
②明暗、线条。素描作品欣赏,体会由明暗和线条带来的真实感。
③运用材料。
五、领悟材料美
1、欣赏油画《根》,(黄土高原的雄厚与苍茫)。
2、欣赏邵增虎的油画作品《任弼时》,(茅草屋、石头地、发白的军装等)。
3、欣赏杨志坚油画作品《冠军的诞生》,体验质感的描述与表现。
4、欣赏素描作品《手套》,体验材质的表达。
5、欣赏课本第15页,各种物体的材质对比。
6、欣赏课本第17页,各种线条的运用对比。
六、创作表现
作业要求:初步尝试绘画出一张富有材料和质感的作品。
独立思考回答。
学生说明他们给你的感受。
1、请学生回答。学习质感、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的概念。
2、学生说明哪些属于天然质感,哪些属于人工质感。
1、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2、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分析、讨论、交流自己的认、和理解和感受。
分小组讨论: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认识分析如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物质的质感。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质感的表现练习。 教 学
反 思
深圳市首个故宫文化传播中心落户
重庆三峡学院2017年美术类校考成绩查询
北京首次普查可移动文物 总数居全国前列
常青艺术网——连接中西艺术市场的双语平台(组图)
文博会肇庆主打广府文化名片 签约揽资18亿元
北京首次清点可移动文物 4年摸清家底
国画大师许麟庐21亿遗产案重审(图)
《局事帖》2.07亿元成交20年增值45倍(图)
201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海昏侯墓入选(图)
当艺术遇上大数据会有什么化学反应
成都IT妹创作最萌3D熊猫动画获网友热捧(组图)
湖南文化产业逆势增长
艺术品排名推出,香港大公一小步,文交所行业一大步(图)
季羡林收藏的书画究竟有多牛(组图)
艺术品拍卖市场乱象起底:只管拍卖不管真假
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开馆 国宝级壁画亮相(图)
长城保护条例实施10周年 年底完成保护省级规划
2017重庆三峡学院美术校考合格分数线
齐白石弟子许麟庐留21亿遗产 遗嘱被指伪造(图)
曝唐十八陵石刻被清洗 陕西文物局称自然现象(图)
西藏完成5部《格萨尔王传》说唱本汉译工作
全国大学生艺术年度大展新闻发布会在蓝谷举行(组图)
见到第五套人民币20元 可千万别花掉(组图)
文化产业新政引艺术企业落子
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漆缮 , 修补着千年的遗憾...(组图)
宝库艺术空间首发 有望在家门口看梵高画作(组图)
艺考生该怎样突击文化课呢?速来看~
博物馆+宝库成小区的新标配
上海自贸区三大举措构建艺术品全产业链(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