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方寸之间》第1课时教案
课题 | 第5课方寸之间 | 共2课时第1课时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对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能够辨识不同表现类型的印章。在篆刻实践中,能够结合运用相关课程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镌刻治印,通过尝试掌握篆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按照治印的基本步骤刻简单的印章、合理地运用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刻印,体验民族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正确的艺术态度与良好的艺术素养。 | ||
教学重难点 | 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 ||
教法 学法 | 讲授、鉴赏、体验、演示等。 | ||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导入:书法作品与篆刻作品对比分析 问:这两种艺术形式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二、新课教授 1、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汉字的演变。 2、篆刻艺术的历史:历代篆刻作品欣赏。 什么是篆刻: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 3、篆刻艺术的特点:在较小的面积内,运用汉字独特的造型,对笔画加以虚实轻重的组织、进行丰富的艺术变化。 4、阳刻作品与阴刻作品比较分析,找出不同点: ①出示一组阳刻作品(朱文) ②出示一组阴刻作品(白文) 篆刻艺术在方寸之间,以刀代笔,通过不同的刀法组合来体现汉字的艺术性。 5、多样的刀法:切刀法、冲刀法、切冲结合 6、治印基本步骤介绍: ①写印稿; ②印稿上石; ③镌刻; ④修改调整; ⑤钤印。 7、印章的品类欣赏:名章作品、闲章作品、肖形章 三、尝试表现 作业要求:课本P29页学习活动一,学习篆刻刀法,尝试临摹篆刻作品(阴刻)。 四、评价总结 学生作品赏析。 | 学生回答 1、学生自主回答 2、结合七年级书法内容说说书法篆刻史。 3、学生交流、归纳。 4、欣赏、交流,小组商讨。 5、尝试不同刀法。 6、交流、归纳步骤。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进行篆刻阴刻的方法。 学生交流评价。 | ||
教 学 反 思 | |||
王栋栋:新水墨的中国梦
李津:佩服的人物画家一是周思聪,二是朱新建
砚台的文化价值比材质更重要
谈书法的界格与出格
朱壶如诗说宝璜(图)
画家冷军:改革开放题材值得深挖
水天中:论格调(图)
书法是中国画的筋骨肉
美术馆不是货仓:要重视学术含量
全国美展权威性毋庸置疑
创新,当代艺术的美丽陷阱
宋永进:当代绘画的三重境界:内容、形式、内容
选择书法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图)
徐冰:中国画在未来会变的越来越重要
浅论安格尔:无赖与基因超载
浅议美术馆藏品的保护与修复
乔晓光:需重视中国剪纸的原生态传承
孙家潭:篆刻不能少了书法气
王建玉:关于水墨问题的几个方面
贾方舟: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坚守一种学术姿态
中国当代版画艺术冷热辩证
刘玉来:论书画的创新(组图)
2017年江苏省艺术类专业校考管理办法
评鼠首兔首回归:可能引发海外文物回归潮
专家谈禅修与绘画:辨其象 识其形 悟其道(图)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本不存在矛盾
印象派画家莫奈:水的拉斐尔(图)
刘钢:小时代绘画(图)
观占山当代油画新作展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