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众在展厅观看顾诵芬用过的工具仪器
一个专门为飞机设计师举办的展览,你们见过吗?
8月16日,由苏州美术馆、苏州市名人馆主办的“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幕,展览呈现了飞机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顾诵芬的图纸手稿、工具仪器和其家族的手迹等90件实物原件,以及成绩单、珍贵照片等66件文献资料,娓娓讲述了出身于江南文化望族的顾诵芬一步步走向我国航空科研事业的砥砺行程。
顾诵芬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也是该机后来改进机型的总设计师。他出身于有着“江南第一读书人家”之称的苏州唯亭顾氏望族一门,其父顾廷龙是我国著名的古籍版本学家、目录学家和书法家,他的族兄顾颉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廷龙说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即收书、护书、编书,专为前贤行役,并不为个人张本。对此,他曾表示:“窃谓人不能自有所表现,或能助成人之盛举,亦可不负其平生。”出生、成长于这样的家庭中,顾诵芬自小便于无声中感受着家族传承下来的学养与精神。在父亲“不能拆烂糊”的教导下,顾诵芬一辈子也只做了设计飞机、研究飞机这一件事。
1937年,7岁的顾诵芬在北京亲眼目睹日军飞机肆意轰炸,“设计飞机,保卫祖国的领空”这一梦想便暗暗扎根于他幼小的心里。1951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后,顾诵芬与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飞机设计团队在无人指导、无教材学习的情况下,靠着自己翻译外文著作、研究他国机型,“涉险滩、闯难关”,从无到有地描绘出祖国航天事业的蓝图。
为何要在美术馆举办这样一个不以艺术作品为主题的展览呢?苏州美术馆馆长曹俊表示,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第70个春秋,美术馆的策展团队特地采访了顾诵芬的老同事、老朋友并制作视频,使观众能够在展览中聆听这几位亲历者的讲述,目睹他们当年用过的绘图工具、计算仪器、参考资料等实物原件,近距离了解以顾诵芬为代表的航空科技工作者在往昔青春岁月中的奋斗历程,感受他们自力更生、敢为人先、严谨求实、集智攻关等熠熠夺目的时代精神。
原航空工业部副部长王昂分享了与顾诵芬多年的交往与合作经历。他说:“顾诵芬院士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友。40多年风风雨雨,顾院士和我一起经历过型号研制获得成功的喜悦,也一起承受过项目研制受挫的巨大压力。他大器早成、功勋卓著、高风亮节,并一直活跃在航空技术前沿和航空科技战略研究第一线。如今,虽已耄耋之年,他仍坚持不懈,为我国的航空科研事业奋力拼搏。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优秀科学家,他始终在践行着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伟大志向。”
在展厅的一角,电视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顾诵芬对本次展览的寄语:“希望本次展览能够激励苏州的孩子们钻研科学,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投入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顾氏父子在不同时代,选择了不同术业,一脉相承的是一颗积家成国的本心,而这种本心恰是美术馆策划此次展览的初衷。
落笔处技艺共增 言笑间友谊长存
“贾广健艺术馆”揭牌仪式在河北举办
国家画院交付昆明大观楼长联国画创作
见心会馆水彩三人行
刘守瑶画展面向南京社区居民
王健当代艺术基金发布
国际金属艺术展
[大视野]艾斯林格:设计是商业策略的大思维
屋漏痕 形式的承载
张伟平:中国画家学习中的烦恼
新语境下的影视与美术
刘守瑶海岛泼墨山水画赴美展出
崔子范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法眼观察 体味人生——程法光的画
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美术考级全面展开
多彩家乡摄影绘画大赛圆满结束
武艺之“武艺”
辛亥百年人物油画
国画《盛世荷风》
为坐而做
生态书画中的天人合一——“生态文明与生态书画”高端论坛发言摘登
鲁本斯作品欣赏
“产品力”助力品牌发展
正在改变的传统——清华美院展示当代工艺美术作品
北京环球华韵书画院成立
《蒙娜丽莎》美国巡展的始末及其影响
“都市·田园”
书画家“翰墨丹青彩云南”
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经营之道
浩瀚草原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