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展讯 > 武汉博物馆藏历代玉器展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幕(图)

武汉博物馆藏历代玉器展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幕(图)

查字典美术网 2019-09-05

武汉博物馆藏历代玉器展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幕(图)1

神面纹玉琮

触摸它时,感受到的是冰凉与坚硬;凝视它时,领略到的却是柔美与温润。

早在八千年前,中华大地的先民就发现了这种美而不朽的石头——玉。古往今来,玉一直为国人所钟爱。知名者如和氏璧,但它的影踪成谜。不过,当年产出这块天下奇宝的楚地,集纳了不少传世之玉,其中不乏从宫廷流落的玉器。

如今,在杭州,你就有机会一睹这些温润美玉的芳容——昨起,“温·润——武汉博物馆藏历代玉器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幕。展览从武汉博物馆馆藏中国历代玉器中精挑细选了108件(套),从礼玉到佩玉,上迄远古,下至明清,带你看尽玉文化的数千年。

展览由“天地圣灵”、“巧夺天工”、“环佩玲珑”三个单元组成,分别涵盖礼仪用玉、陈设用玉及玉佩饰,恰好对应玉从礼器开始逐渐民间化的历程。

良渚玉琮:

祭祀用器转型“香薰”

新石器时代,散发着清幽光芒的玉石,被华夏先祖赋予神秘的力量,成为宗教礼仪用器。

瞪着圆眼,头戴羽冠,八个神面纹分立于八个角。面前这个外方内圆、褐黄色的玉琮是典型的良渚文化产物,可又有些别致。琮孔内嵌圆桶形铜盒,带着一顶镂空西番莲纹盖。这是后人进行的大胆“改造”,仔细看,盖上还有一个圆孔,这造型像极了香熏炉。从祭祀到香薰,在升级进化后,玉琮被赋予了崭新的实用价值。可见,古人的脑洞也大得很,早就有开发文创产品的创新思维了。

汉代玉蝉:

从葬玉转型配饰

玉被古人视为精灵的化身。商朝起,墓葬中便流行放置玉璧、玉琮等。葬玉之中,还有一种特别的造型——玉蝉,在汉代尤其盛行。

展览中,你就看到一只汉代的白玉蝉,双目外凸,尾端呈三角状,蝉首、腹、背、双翼等细部轮廓栩栩如生。

不足5厘米长的它,正是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古代先民的心中,蝉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蝉入土生活,出土羽化,如同重生,因此,古人将其视为“精神不死,再生复活”的象征。同时,由于蝉脱壳之前,生活在污泥浊水中,但化为蝉时,却飞到高树、只饮露水,蝉又被赋予了志向高洁的寓意。

宋代以后,随着玉器逐渐进入民间赏玩时代,玉蝉也开始成为配饰,被戴在身上。

清白玉船:

工艺繁复耗时多年

到了明清时期,玉器更是达到了鼎盛阶段,无论宫廷还是民间,精美的陈设用品和配饰千姿百态,层出不穷。

大小两只船紧贴在一起。大船上,船头一位老者摸着胡须,身后的侍童摇扇煮茗,老家丁依靠栏杆,两位舵工正奋力摇橹,舱顶卧着两只小狗,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小船上的人正忙着给大船送鹅——一件长不足20厘米的白玉人物船,立体镂雕,人物众多。

这很可能是一艘官船,而它繁复的工艺至少要耗费6至8年才能制成。

还有,饶有趣味的青玉荷趣图笔掭。青玉质,荷叶形,叶内一只青蛙仰首与对面的小田螺两两相对,荷叶边沿露出一支莲蓬,莲子粒粒饱满。两只蝙蝠立于荷叶一侧,叶表则恰当好处地卷起浅浅的凹形。

一方壶,一带钩,大到摆件插牌,小到笔洗碗筷,种类繁多的玉器,无不精致生动。

展览时间:

9月3日至11月20日

展览地点: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名窑传承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武汉博物馆藏历代玉器展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幕(图)"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展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