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的这首田园诗描绘出了一幅洋溢着生活气息的夏日农忙图。说起绩麻,就不得不提到麻鼓。麻鼓,又叫麻线鼓、绩麻砣,是捻麻绳用的工具。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到夏日,母亲就会将经过浸泡的苎麻剥下麻皮,用麻刀刮掉硬质木皮(刮青),获得生麻。将生麻再泡在水里脱胶变软,晒干后,要将麻皮一丝丝分细,这就是绩麻。在将麻皮分细的时候,需要用麻鼓将麻皮压住,所以麻鼓的重量,要刚好可以方便地抽出麻丝。
笔者一藏友热衷于民俗用品收藏,在他的一屋子藏品中,笔者看到了一枚麻鼓(见图),一种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是一枚清代晚期的石雕麻鼓,底部直径约5厘米,小巧可爱,一掌可握。圆形的鼓面,正中凿出方形的凹坑,既契合了古人“天圆地方”的阴阳学说。同时小小的凹坑里放入草木灰或者滑石粉,搓麻绳的时候用手指蘸灰,可以防滑。麻鼓采用麻石雕琢而成,鼓身遍布着浮雕的芍药花和铜钱印,象征着富贵花开。麻鼓的正面还雕刻了两位翩翩起舞的少女和一只绽开籽实的石榴,寄寓着多子多福。整个器型古朴雅致,寓意美好。
我国很早就有绩麻的记载,《诗·陈风·东门之粉》:“不绩其麻,市也婆娑。”《国语·鲁下》:“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使用麻鼓的历史可能还要早。麻鼓一般用木、石、陶、瓷制作,有扇形、鼓形、方形等多种。其器身多融入民情风俗和吉祥纹饰图案,如花草、龙凤、蹲狮、麋鹿、猿猴等,以线造型,线面结合,富有雕塑感,质朴方峭而又圆畅流美。
时光流逝,农家捻麻绳的人少了,麻鼓自然也成了闲置。在过去,它们大多成了不起眼的杂物,被人家扔在角落或置放在窗沿上几十年,被岁月遗忘蒙上一层灰土。如今麻鼓历经时光的打磨和洗礼,逾显古韵雅致。它低调古朴,内敛不张扬,尺寸大小恰好能玩之于掌。除了捻麻线的用途,观赏价值也很高,尺香插底座、烛台座、茶道壶承、茶宠、茶杯底座、文房镇纸、禅底座……搭配起来都极为古朴完美。过去农家的常用物品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追忆乡愁的收藏品。
湖北经济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山东经济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详情
中国计量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嘉应学院美术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相关介绍
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系和专业介绍说明
北华大学学美术学院相关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相关简介
皖西学院艺术系相关简介
徐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及其美术专业介绍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设计学简介及专业介绍
黑龙江东方学院艺术设计学部简介
泰山学院美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介绍
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相关介绍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简介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简介
江汉大学艺术学院介绍及美术类专业简介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艺术系介绍
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类院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简介
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系简介
上饶师范学院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系情简介及专业介绍
怀化学院美术系与艺术设计系简介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及其部分艺术类专业介绍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艺术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