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向史而新——浙江百年水彩画作品展”8月5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展出包括李叔同、林风眠、吴大羽、倪贻德、吴冠中、潘思同等众多美术先驱创作的水彩画作品140余件。展览同时立足于中国水彩画学术立场,对水彩画在中国的发生发展进行回望,以期对未来有所启示。
据悉,此次展览呈现了1905年至2020年这110余年间艺术家创作的水彩画作品,涵盖了风景、静物、人物等诸多题材。
据浙江美术馆方面介绍,展览不同于以往按历史时期编排构成历史回顾展览的做法,而是站在中国水彩画的学术立场上,以中国水彩画所表现的民族性、时代性、观念性三个学术概念为起点,回望中国水彩画的发生和发展,思考中国水彩画与浙江的紧密联系,以期透过历史对中国水彩画的未来有所启示。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民族先声:从西学东渐到浙江风貌”。本单元展出作品以中国早期水彩画为主,展示了一条中国水彩画家从学习西方绘画技法到中西结合改良水彩画技法,再到技法成熟之后创作带有浙江风貌的作品。以此脉络呈现水彩画传入中国后在绘画技法、题材选择上所发生的变化,从而反映中国水彩画的本土化历程。
第二单元“时代转化:从写实写生到托物寓感”。长期以来水彩画作为色彩教学的基础训练手段,写实和写生是水彩画创作的主要模式。因此,在水彩画作品中出现了大量静物和风景题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水彩画家从早期单纯地追求客观再现转向了有意识的托物寓感,逐渐摆脱了水彩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自由创作产生的桎梏,以一种更加开放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水彩画创作的前后阶段对比中,阐明了水彩画相较于其他画种的独特之处,展示出水彩画从教学手段向独立画种进发的时代转化。
第三单元“观念生长:从个性回荡到观念现场”。更加强调主观色彩,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作品和带有多元观念的作品是这一单元所展示给大家的。这些作品突破了传统水彩画对技法的依赖,对物象的真实再现,转而对媒材边界和文化语境不断尝试与探索。这些作品看似与长期以来大家所熟知的风景水彩画背道而驰。但正是因为这种“背道而驰的创造力”才促动了水彩画事业向前发展。在多元化环境中,个性化、观念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水彩画创作的新方向。
展览名称:“向史而新——浙江百年水彩画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展
展览时间:8月5日—9月3日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7、8、9号展厅
请对古籍修复高看一眼
打击制假售假:让国宝帮失去生存的土壤
造梦者夏加尔
厘清法律文化内涵 再谈文物交公之举
英国试图读懂中国艺术
街头涂鸦行为控制:关键是拿捏
画家就是写生时的导演
摸清家底 推进国内美术馆事业发展
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坠马髻颈枕火爆引发思考(图)
雅克•朗西埃:当代艺术就是一般艺术(图)
造佛记:克孜尔佛像现实版(图)
考古与公众关系如何更紧密
中国元素与艺术智慧
文物保护奖励合法还需合情
北京美术统考明举行 考前考中5点内容不可忽视
街头漫画家:准备好失业了吗(图)
对待公共艺术品 且吐槽且尊重(组图)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
动漫是否会成为下一代的艺术表达(组图)
台北故宫的恶搞产品:恶搞有度
社会力量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力军
肖恩·斯库利:灵魂的瓦工(图)
画家朱新建壮年力作将亮相 曾被雪藏二十年(组图)
中国文人书法的守望
泼彩的前世今生
故宫隔世照照出了什么
夏志华:艺术与人的因果关系
书画界借助义卖赈灾沽名钓誉何时能改改
聂危谷:中西融合 幻彩造境
千难一易画古都老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