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的骨笛、唐代九霄环佩琴、清代十二律管等200余件(套)乐器珍品文物,8日起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
亮相此展的“九霄环佩琴”传世目前仅4张,颇具盛名。这张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琴斫于中唐,距今千余年,原漆为黑色,露朱漆地。筒体发小蛇腹间牛毛断纹。琴为桐木所斫,做工圆润不露楞角。足池装红色玛瑙足1对,轸池装红色玛瑙轸1副。琴腹内有墨书题字,已模糊不清。底面肩上阴刻小篆书“九霄环佩”4字。
出土于陕西西安插秧村唐墓乐俑一共6件,均为男性,着圆领袍、裹幞头、系腰带,面颊丰满,盘坐或跪坐俺走。所执乐器有竖箜篌、拍板、横笛、排箫、琵琶和笙。
据介绍,考古发现的隋唐乐舞俑数量很多,且风格自成一体。其乐器的组合、形制、种类和数量,乐人的服饰、发式、造型、神情、演奏姿态均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策展人诸葛英良表示,一件件乐器其实也是一部别样的文明史。早期中华文明遗址中,就有以笛、哨为代表的吹乐器和以钟、鼓为代表的击乐器。先秦至汉代,随着礼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乐器更加复杂化,出现了编钟、编磬等大型乐器。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外来乐器广泛应用于各式演奏场合,诗歌、壁画等艺术作品记录了“胡琴琵琶与羌笛”的繁盛景象。宋元之际,乐器的运用和改良达到新的高峰,以马尾胡琴为代表的弓弦乐器的地位正式确立。明清两代戏曲、歌舞、说唱等包含音乐元素的艺术样式日益繁荣,塑造了生动多彩的民间艺术成就。
据悉,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作为支持单位出借了多件文物。
湖北省美术院艺术家在斯里兰卡开展绘画交流
台湾画家江明贤“一生的热爱与梦想”
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终评结束,并公布入选作品名单
全军美术作品展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实木家具保养工作做好哪几点?
清乾隆胭脂红粉彩西洋人物图盘
细说红木家具收藏史
浙江省文联:着力打造德艺双馨的文艺“浙军”
艺久情长 卢是百年诞辰美术文献展
长三角四地推出联合摄影巡展
紫砂壶的壶盖与壶口有什么讲究?
唐镜中的佛教文化“宝相花”
四川藏区建“声音博物馆”保存藏族文化记忆
国博:集中呈现中国当代工艺美术风貌
手串收藏有学问
美术书法摄影专题展聚焦“初心”“使命”
杨禄魁杨锁强父子书画馆开馆
“鱼尾纹和歌谣”棉花个人作品展
五代永隆通宝背闽钱
徐冰《蜻蜓之眼》艺术大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触不及防”赛义德·奇诺斯 莉赛特·舒马赫双人画展
清代的“小人书”
“大道绘心——鲁石书画作品展”即将亮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艺道同源--2019风景油画交流展在南岸九号艺术馆隆重开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天津市美术书法摄影专题展开幕
何人说梦:来自挪威的当代艺术
乔瓦尼·欧祖拉&杨福东双个展
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青铜器的历史发展
9月相约古城平遥 看国际摄影大展
浙江省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