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晋王羲之《大道帖》卷(局部)
7月4日,“笔墨见真章——台北故宫博物院书法导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推出,呈现历代名家珍贵墨迹,包括汉《曹全碑》墨拓本轴、传晋王羲之《大道帖》卷、传元赵孟頫《书急就章》册、明董其昌《临十七帖》卷、明汤焕《游西山诗》册等,从历代书法发展的历程出发,揭示其间的历史脉络。这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0日。
秦汉时代是书法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夏商周三代以来古文大篆书写、铭刻分歧的现象归于统一,产生标准书体小篆;另一方面,春秋战国时代萌芽的新兴书体隶书也在这期间从篆书简省蜕化成熟,发展为汉代通行的书体。由于时代潮流趋向简便快捷,隶书又持续蜕变分化,遂有草书、行书和楷书的形成。书体递变原非朝夕立就,因此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过渡型书风以及各体掺杂的混合书风时而可见,显示书体蜕变迁延岁月,才能在结构和笔法上建立自己的规律。
隋唐时代是另一个关键时期,政治统一带来南北各地书风会流,笔法发展臻于完备,从此楷书成为历代通行的书体。入宋以后,为保存前贤书法长远流传,刻帖日渐盛行。但是宋人并不以继承传统为足,书法取向表现个人情性、得其天趣。
从元代开始提倡复古,晋唐书法传统得以延续。然而,不受传统束缚的意念也活跃起来,至明代浮现纵横跳脱的气息。明人书法面貌十分纷杂,行草书尤其活泼自由,与当时依循传统法度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清代以降,夏商周三代秦汉古文篆隶陆续出土,堪称得天独厚。在务实的学术风气影响之下,清人摩挲碑版,从而与刻帖相互为用,书法发展的视野得以串联古今,终能在篆书、隶书两方面汲古创新,引领新方向。
玳瑁收藏:吉祥长寿的象征
你去哪里了:童年玩具寻迹展开幕
分层与合成:中国当代摄影的两个动作及其实践
左宗棠行书七言联
江苏省考生报考泰州学院2020年书法学专业的公告
湖北美术学院2020年校考延期考点考生须知
西安美术学院2020年校考沈阳师范大学考点考生须知
顶级葡萄酒的品鉴收藏知识全攻略
固原唐墓出土瓷器赏
烟标记录女排辉煌历史
“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欧洲绘画500年”艺术大展
北京电影学院2020年校考专业改为线上考试
“复苏”插画艺术展亮相星城
邮票印刷流程介绍
“联合构筑”群展
新媒体雕塑家奥马尔全球首展 360度致敬毕加索
2020山东艺术学院省外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线
“穿越光的旅行”克里斯托夫·吉拉尔(Christophe Giral)个展
“后疫时代—西方经典和东方当代”群展
红木家具:因材施用能养生
“共生·染艺”梁炳旨现代蜡染驻留展
海南大学2020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石之天成”:95件寿山石雕佳作演绎国石风采
善人之艺·善艺之人:走近中国木雕大师阮宝光
如何收藏蜜蜡
“江南一枝竹”黄叶村竹画
“必定连登·富贵荣华”大型花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方于鲁制墨
2020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类本科高职招生专业考试安排
广州举办龙舟非遗文化展 非遗传承人现场秀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