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晋王羲之《大道帖》卷(局部)
7月4日,“笔墨见真章——台北故宫博物院书法导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推出,呈现历代名家珍贵墨迹,包括汉《曹全碑》墨拓本轴、传晋王羲之《大道帖》卷、传元赵孟頫《书急就章》册、明董其昌《临十七帖》卷、明汤焕《游西山诗》册等,从历代书法发展的历程出发,揭示其间的历史脉络。这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0日。
秦汉时代是书法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夏商周三代以来古文大篆书写、铭刻分歧的现象归于统一,产生标准书体小篆;另一方面,春秋战国时代萌芽的新兴书体隶书也在这期间从篆书简省蜕化成熟,发展为汉代通行的书体。由于时代潮流趋向简便快捷,隶书又持续蜕变分化,遂有草书、行书和楷书的形成。书体递变原非朝夕立就,因此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过渡型书风以及各体掺杂的混合书风时而可见,显示书体蜕变迁延岁月,才能在结构和笔法上建立自己的规律。
隋唐时代是另一个关键时期,政治统一带来南北各地书风会流,笔法发展臻于完备,从此楷书成为历代通行的书体。入宋以后,为保存前贤书法长远流传,刻帖日渐盛行。但是宋人并不以继承传统为足,书法取向表现个人情性、得其天趣。
从元代开始提倡复古,晋唐书法传统得以延续。然而,不受传统束缚的意念也活跃起来,至明代浮现纵横跳脱的气息。明人书法面貌十分纷杂,行草书尤其活泼自由,与当时依循传统法度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清代以降,夏商周三代秦汉古文篆隶陆续出土,堪称得天独厚。在务实的学术风气影响之下,清人摩挲碑版,从而与刻帖相互为用,书法发展的视野得以串联古今,终能在篆书、隶书两方面汲古创新,引领新方向。
“起因和从中投射出来的例如物”吴山专&英格 - 斯瓦拉·托斯朵蒂尔
建盏和天目盏的区别是什么?
铜器怎么鉴别真伪
墨自在也——杨劲松水墨艺术展即将开幕
捡漏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运气
用500件艺术品告别母校 厉害了小学生们
“痕”韩行作品展
16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将齐聚湖南献展
中国戏曲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录取原则
齐白石问娄师白:你数过螳螂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吗
北回归线——张华洁油画个展
标价1.7亿的西藏神石亮相新疆石博会(组图)
“心界”桑火尧 郭子龙作品展
五座美术馆获赠119件来自殖民艺术收藏中的作品(图)
“闭合回路,开放过程”特瑞可·哈波亚个展
湘绣有哪些题材?
什么样的紫砂壶才是好壶
英国艺术史教授解开达芬奇母亲的身世之谜
上海丝路画院在闵行揭幕成立(组图)
海派器韵,琢玉璀璨——海派家具与玉雕艺术展圆满开幕
湘绣的制作过程是什么样的?
“中国艺术的萨满”苍鑫个展亮相西班牙(组图)
中国美协对7位入会申请者的违规行为进行通报
“走,我们去远方”洪宝作品展
“心像·物化·语境——中国画学术交流展”在京开展
张献忠沉银系列案宣判 虎钮金印卖了770万元(组图)
郑板桥《华封三祝》写来三祝乃三竹画出华封是两峰
心语·陈宏宇艺术个展圆满开幕(组图)
在伦敦古董市场上能捡到“漏”吗
墨自在也——杨劲松水墨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