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展厅
8月8日是北京2008奥运会成功举办12周年纪念日。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文化收藏委员会举办的首届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中国体育非遗文化”)收藏展暨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12周年珍藏品展览在北京宋庄艺术区李祥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展厅开幕。这既是庆祝北京奥运后成功举办12周年纪念活动,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体育非遗文化展览活动。
此次展览展出藏品100余件,分为北京2008奥运会、中国体育非遗文化两大板块。其中,中国体育非遗文化板块有蹴鞠、射箭、围棋、象棋、马球、(精武)武术、风筝、舞龙、舞狮、杂技、龙舟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文物;北京2008年奥运会板块有火炬、奥运缶、吉祥物、官方报告、瓷器、参与铜章、纪念银盘等。所有藏品均为李祥先生个人多年收藏。
蹴鞠高浮雕陶砖(李祥收藏)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等,“蹴鞠”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蹴鞠。2004年国际足联确认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2006年5月20日,蹴鞠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围棋蕴涵着古代哲学中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圆地方、十九农节气、三百六十周天之数等等含义,其变化丰富,意韵深远,魅力无穷。2008年6月14日,围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象棋亦作“象碁”,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对于其起源说法不一,尚无定论。象棋曾被称为“象戏”。“象戏”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周武帝天和四年。象棋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古代《易》原有《象经》,或以《卦下易经》当之,惜已不传;但在清人的《易》著中,至今仍可见其传承的轨迹。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曾制《象经》(象棋经),文学家庾信曾赋《象棋经赋》及《进象棋经赋》。2006年5月20日,象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球,古称“击鞠”,是一种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曹植在《名都篇》中有诗曰:“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 可见至少在汉末,马球就已经流行于中原地区。唐代时期,马球因受到统治者的嗜爱而尤为兴盛,上至皇族显贵,下至文人百姓,甚至妇女也成为马球活动的参与者,有诗云:“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唐玄宗)沉醉打球回”,可见皇帝唐玄宗对打马球的痴迷。马球兴盛至明代,留下了很多诗篇。直至清中叶之后,方才逐渐消失。2008年6月14日,马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2006年5月,潍坊风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魁木匾(李祥收藏)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先民们就使用石器和木制的器具同野兽搏斗。由于器具不够锋利,他们需要更为精熟的技击术,这便是武术的雏形。后因战争的需要,武术成为了一项军事技术。武术便具有了娱乐和军事双重属性。“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第二十卷中有《皇太子释尊会作诗一首》,诗中说:“国尚师立,家崇儒门……偃闭武术,闸扬文令。”2006年,太极拳、少林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八极拳、八卦掌、迷踪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形意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精武武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狩猎图》青花瓷盘(李祥收藏)
射箭,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了。据考古发现,射箭在距今两万八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曾经发现了一件距今两万八千年前的石箭头,这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在开始使用弓箭了,这是用石头磨制的箭头,绑在木杆上作为当时射箭的用具。当时的孔子、荀子以及墨子等等,都是射箭爱好者,而且对学生身体力行,同时也鼓励学生射箭。2008年6月,南山射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龙又称耍龙灯、 龙灯舞,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舞龙历史悠久,汉代已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舞龙。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每条龙都有数丈长,每次5~9条龙同舞。经过近2000年的创造发展,中国民间的舞龙不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2006年,舞龙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狮习俗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于其具体起源,尚无确定说法!一说是舞狮子活动最早跟随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一说是汉武帝时期,狮子是张骞出使西域所带回来的贡品,狮舞的技艺则是来自西凉的“假面戏”;还有一说是狮舞是五世纪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入民间。2006年5月,舞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展览自8月8日至8月31日,以线上展览为主(线上博物馆:www.wylbpm.com)。同时,在做好疫情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欢迎预约到展厅参观展览。
国画《盛世荷风》
安格尔名作:泉
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美术考题
[大视野]艾斯林格:设计是商业策略的大思维
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经营之道
用绘画呈现绚烂多姿的拉美风情
2012年广西师范大学美术校考专业考题
赵鸿甫水彩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文艺复兴名作展
忧伤中的温暖——谈柯罗的绘画
正在改变的传统——清华美院展示当代工艺美术作品
庆祝建党90周年
为坐而做
天山南北
鲁本斯作品欣赏
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美术考级全面展开
书画家“翰墨丹青彩云南”
屋漏痕 形式的承载
诗之椅
“产品力”助力品牌发展
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美术校考专业考题
国际金属艺术展
中国粉画展
2013年长安大学美术类校考考试题目
第六届上海美展
2012年贺州学院美术专业考题
刘守瑶海岛泼墨山水画赴美展出
捏面食
武艺之“武艺”
2013年西南交通大学美术单招/校考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