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艺术家戴莹在国内的首次个展“为了忘却的纪念”于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展览由孙冬冬担任策展人。本次展览涵盖戴莹所创作的绘画以及装置两种媒介,围绕“回忆”构建叙事,展现艺术家的个人记忆与时代迭变。
策展人孙冬冬
在开幕式上,孙冬冬介绍,本次展览的起点是艺术家戴莹对于逝去父亲的追忆,以及她在那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一系列社会事件——黑桥工作室拆迁、父亲的离去给她带来情感与心理上的动荡,都迫使她不得不面对另一番生命场景。这个展览用了很多短暂性的、甚至是被抛弃的材料,以此来表达某种思辨性。但我希望以一种温暖的方式进行呈现,思辨是为了让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艺术家戴莹
对于本次国内首次个展的举行,戴莹表示内心是平静的,她说:“展览、创作伴随着艺术家的成长,对于我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看到这次展览可能会觉得整个面貌较我之前的作品变化很大,但并不奇怪,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活,艺术不是我选择的事情,它就是我的人生。”
戴莹《27#》宣纸 172.5×291cm 2017年
本次展览呈现了戴莹的部分绘画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能更好的了解艺术家创作的历程。在戴莹看来,宣纸并非是传统意义上某种东方力量的代表,而是她个人能量场的一种体现。她告诉记者:“我不认为用了宣纸或毛笔,就代表着我想表达一种所谓的东方性的艺术,我更在意的是一种能量上的转变。”
戴莹《出勤记录》三色编织袋、丙烯、麻绳 2.3×7.9×4m 2020年
展览展出的装置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戴莹在艺术媒介的拓展,也是对故去父亲的一种回忆。因为其父亲生前所从事的是建筑行业,所以她在装置作品中使用了很多建筑材料,如构建主体的三色布、废机床,以及收集而来的旧塑料袋,这在戴莹看来都是一件件充满纪念性的物品。
戴莹《绵延》玻璃钢雕塑、生锈钢板、石英砂
尺寸:雕塑1×0.6m、钢板 直径1.8m、地面6×6m 2020年
作品《绵延》是本次展览中重要的两件装置作品,它代表了艺术家对父亲的纪念——昏暗的灯光下,一个女性形象的雕塑趴在金刚砂上,这其实是几年前趴在父亲重症监护室门口的戴莹本人。在雕塑背后的墙壁上还放置了一个生锈的圆形钢板,这既象征着艺术家累计的情绪,又代表着一种希望。
孙冬冬说:“有时候我们觉得感情的积累可能是一种陈旧,但就是因为有情感的连接我们才能有面对生活的一种勇气,所以其实它象征的是一个未来。”
戴莹《国际歌》塑料垃圾袋、生日小莲花、三色编织袋 2×1.5m 2018年
在装置作品《国际歌》中,戴莹将日常生活中人们废弃的塑料袋作为创作的材料,把它们制作成作品,并且将之放在展览最重要的位置。然而,惹人注目的是,在废弃塑料袋中我们能听到微弱的“生日快乐”的音乐,这与周边环境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感——一边是废墟,一边是重生,吟唱的似乎是可以不断延绵的生命。
戴莹《Temple》大理石、印刷平板纸、镀锌铁皮 6×6×5.5m 2020年
戴莹《A Man's A Man For A'That》丙烯 13.1×7.9m 2020年
戴莹《看着我!》激光切割机床、生锈钢板、灯柱、灯轨、灯泡、砾石 0.3×0.3×3.3m、0.3×0.3×3m、0.3×0.3×2.7m、0.3×0.3×2.4、0.3×0.3×2.1m 2020年
再如作品《看着我!》,其创作材料是由废弃的激光切割机床组成,它们在工业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最终被当做无用之物而遗弃。在展览现场,戴莹将它们制作成“纪念碑群”的场景,它们身上被激光割伤的印痕仿佛是曾今“受伤”的凭证。当观众凝视一座座“纪念碑”式的废弃机床时,内心某处仿佛被一记重击击中。
戴莹《29#》(局部)彩色编织袋、纤维布、棉线手套、单色编织袋、塑料袋、喷漆、丙烯、墨汁 2018年
对于现在的戴莹而言,丧父之痛已经不再是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精神创伤,因为通过她的艺术行为,我们看到了戴莹将过去的“文化造型”与“自我”重新连接在了一起,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重生。她说,艺术更像是让她活下去的一种方法。“要是没有艺术,我会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我会彻底陷入一种虚无,失去了表达的出口。”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8月5日。
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戴莹,现工作生活于北京、纽约。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并且在从事艺术创作工作中获得多项个人荣誉与奖项:美国艺术杰出人才、美国世界艺术中心研究员、美国亚洲艺术基金会理事、联合国艺术家协会杰出成就艺术家奖、世界艺术中心杰出艺术家奖、美国亚洲艺术基金会杰出艺术家奖。
部分参展经历:
美国纽约亚洲艺术馆“魔方”(2015年)
德国柏林Kommunale Galerie berlin 美术馆“未来游戏”(2019年)
北京筑中美术馆“天天向上”(2017年)
贵阳798艺术中心“今日 未来——首届798青年艺术家提名展”(2017年)
北京798空间站“进化论”(2017年)
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会展中心“中国关注”(2016年)
美国纽约“Art Expo New York”(2016年)
美国巴尔的摩市世界贸易中心“愿景共享艺术展”(2015年)
西南联大博物馆在昆明开馆 展出实物档案图片2200多件
“古往今来”李真个展于震旦博物馆开幕
“徐悲鸿与他的时代精品展”香港开幕
山东举办美术创作人才(油画)研修班
阳江组合新展亮相798艺术区(组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传世佛像(组图)
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于11月9日开幕(图)
60余位雕塑艺术家齐聚山西长治 弘扬传统彩塑艺术
《龙口誌情》——叶毓中、王永胜师生书画展亮相龙口
路易丝·布尔乔亚,呢喃着记忆的织物之书(组图)
“钟灵毓秀——中国水墨作品展”亮相巴黎
2019美术联考提前已成趋势,各类考生如何应对?
古天一携秋拍精品 南下广州厦门成都巡展
2018全国大学生艺术年度大展开幕
中国水墨艺术展亮相缅甸
殿堂级摄影大师辛迪·舍曼9件新作在沪全球首展
《中国近代绘画巨匠——齐白石》展走进日本
卡塔琳娜·格罗斯中国首场个展登陆上海
你所不知道的鲁迅:版画收藏家
清风墨竹-浙博联手多馆呈现历代珍贵墨竹名迹
西泠印社迎115年社庆华诞 多样活动展百年风采
120幅俄罗斯油画黑龙江开展 南北游客同享俄罗斯风情
绿水青山——全国高校名家主题作品邀请展亮相苏州(组图)
刘江、章培筠书画篆刻(捐赠)展观后
壳牌公司终止与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合作(图)
百余位小画家用作品致敬徐悲鸿
北京画院联合故宫等开展明清山水画(组图)
60幅东京富士美术馆藏品浓缩西方绘画500年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在沪揭幕
三位艺术家齐聚“花涧物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