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枚《雪艳图》(局部)
以仕女为绘画对象是古代人物画的重要题材,而仕女画从专绘贵族妇女到泛指以美人佳丽为主人公的绘画作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唐代以来,历代不少画家接触过仕女题材的绘画,其目的或为传教化、或为表现古代女性生活、或为抒发作者特殊情感。周昉、张萱乃唐时仕女画名家,后来的宋画仕女也相当流行,而明清时期是古代仕女画最为兴盛的时代。清代以画仕女著称的画家有以宫廷画派为代表的焦秉贞、冷枚,也有以文人画派为代表的费丹旭、改琦,其表现的仕女以闺秀与阴柔为主要特征。
宫廷富贵——焦秉贞与冷枚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十二开)——戒饬宗族》
清代宫廷画家众多,画仕女的以焦秉贞和冷枚师徒为代表。康熙时期,焦秉贞成为天主教教主汤若望的门徒,官至钦天监五官正(从事天文历法事务)。而西洋传教士布道时常以宗教画为宣传工具,又因后期结识绘画大师郎世宁,因此在耳濡目染之下,焦秉贞学得了西画中透视和明暗等技法。山水、花鸟、人物画均是他涉猎的题材,而他的仕女画多有一股富贵之气,用笔细腻、设色明艳、意境悠远。
为宣扬封建的伦理纲常,给宫廷里的妃嫔们树立行为楷模,焦秉贞创作了《历朝贤后故事图》册12开。此图册题材取自西周文王之母、东汉明帝明德马皇后、北宋仁宗慈圣蓸皇后等勤俭仁厚、贤淑孝顺的妃嫔故事,而画中对题是由梁诗正书写乾隆帝在皇子时期所作的诗句,记录的是这些皇后、太后的事迹和对她们的评价。图中建筑物绘制采用欧洲焦点透视的方法,有别于中国的传统界画。而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均显柔弱,设色浓艳。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十二开)——亲掖銮舆》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十二开)——濯龙蚕织》
除去以绘画用来宣教化,焦秉贞所绘制的《仕女图》册描绘的是宫廷女子的日常活动。在得有空闲时,她们相约一起,在春光明媚的庭院中荡秋千、在亭台树荫下梳妆、在碧波中游船赏荷……游玩自娱的同时又不失端庄柔顺,使人思慕。而若细看画中女子,则会发现她们有着统一的装扮——即身穿汉服、头饰金钗。
(清)焦秉贞《仕女图册(八开)——松阁苼歌》
尽管清朝是满人的统治,但在一些图像中,雍正、乾隆诸帝却穿着汉服行乐,其实这种现象只是皇帝有意识的“虚拟”表达,意在加强自己作为皇帝与儒家圣贤身份的自我认同感。因此《仕女图》册中的女性虽穿汉服,但这一方面宣示着统治者对汉族女子的“占有”,一方面以汉族代替旗装则在审美上更能衬托女性娇柔的姿态。不论如何,从这些画作中我们仍能想象宫中女子的丰富生活。
(清)焦秉贞《仕女图册(八开)——桂香濯月》
(清)焦秉贞《仕女图册(八开)——莲舟晚泊》
(清)焦秉贞《仕女图册(八开)——柳院秋千》
师从焦秉贞的宫廷画师冷枚也是画仕女的高手,其所表现的一般也是贵族女性。与焦秉贞的《历代贤后故事图》相似,冷枚的作品《十宫词图》册描绘的也是历代贤德后妃或贵妃女子的故事,教育意义浓厚,题诗为梁诗正所写弘历继位前所作的诗句。
然而,鉴于此图册只是承担着“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册中建筑并非历代宫廷建筑,而只是充当人物故事的背景,且带有更多装饰性色彩。冷枚所用的“海西画法”是在中国传统界画的技法上,运用透视法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感,并以明暗关系区分阴阳向背。
(清)冷枚、梁诗正《十宫词图册(十开)——楚宫》
(清)冷枚、梁诗正《十宫词图册(十开)——汉宫》
(清)冷枚、梁诗正《十宫词图册(十开)——吴宫》
提到冷枚,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一件经典作品——《春闺倦读图》。画中表现一女子一手托腮、一手握书的倦怠形象。女子身边的一切事物都颇为讲究,悬于墙上的画幅、笛子;立于花架上的瓶花;卧于脚边的小狗以及精致古朴的家具……无一不衬托出此女的“大家闺秀”之感,而其素色衣裙和素色花钿也为她增添了几分妩媚气韵。闺中虽寂寞,但仍不失生活情趣。
成角透视原理与规律详细图文介绍
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美术百科
少儿美育亟待走出误区
版画的基本概念及起源
美术基础知识与术语介绍
构图中的形式因素—明暗关系分析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简述
让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中成长
作品构图的原则知识简述
绘画中设计素描的意义
论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什么是质感 质感该怎么表现出来
关心学生成长着力实施美育
曲线形体透视规律与原理详细图文介绍
古埃及艺术发展历史与艺术特点介绍
艺术综合课《动物的家园》课案设计及评析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史前艺术与古代艺术
时间艺术的含义及简介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方法
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构图中的均衡原理分析
美术高考生如何理解建筑艺术
构图中的形式因素—线条分析
抽象表现主义含义及特点
艺术的含义是什么
什么是构图? 构图概念来源知识详解
艺术作品的含义即形成过程
当代艺术的简介及其艺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