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扎什伦布寺遇上避暑山庄”展开幕 127件珍贵文物展示汉、满、藏文化水乳交融
为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年,“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避暑山庄”展于9月16日在河北承德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展示珍藏于扎什伦布寺、故宫博物院和承德三地的珍贵文物共127件。
此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扎什伦布寺管理委员会、承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展期至2020年10月31日。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管委会副主任多补琼;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开幕式。承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丽虹主持开展仪式。
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代表性寺庙,也是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寺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汉藏佛教艺术品,历代皇帝册封班禅的金印金册、佛像敕文、皇家赠礼等,真实见证着西藏与中原的密切往来。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仿照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在承德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
六世班禅在承德一月有余的时间内,乾隆帝为他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专门举行了4次大型宴请活动。此后,六世班禅又于当年九月抵京并驻锡西黄寺。十月初三日乾隆皇帝在紫禁城保和殿会见班禅大师,并盛宴款待。这段容纳着丰富历史内容的文化篇章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华多民族相融与共的历史典范。
此次展览围绕六世班禅进京朝觐,为乾隆帝祝寿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展示了珍藏于扎什伦布寺、故宫博物院和承德三地的珍贵文物共计127件,其中扎什伦布寺提供了200余年来一直密不示人的珍贵文物10件,故宫博物院70件,承德市47件。展品包括藏传佛教文物、历辈班禅大师与中央政府贡赐往来精品等。
此次展览中,除承德展品大多为首次亮相外,在故宫博物院提供的展品中有一件清乾隆时期(1736-1795)由造办处制作的六世班禅像极为珍贵。此尊为六世班禅圆寂后,乾隆帝为表纪念,命人照其生前画像所作。其头戴黄色僧帽,为格鲁派典型标志,着交领式僧衣,僧衣边缘及田相格鎏金,錾刻缠枝牡丹及忍冬纹。右手结说法印,左手禅定印,结全跏趺坐。乾隆时期共打造四尊此种样式的六世班禅造像,先后被送到紫禁城中正殿西配楼、北京西黄寺、承德须弥福寿庙和避暑山庄无量寿殿供奉。此像原供奉在紫禁城中正殿西配楼中,此次为第一次外展,极为难得。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历史上与故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走进展览,大家可以发现,故宫与承德的文物在题材、艺术风格、历史年代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也揭示了北京故宫与承德避暑山庄二者血脉相连,渊源深厚,成为历史文化交汇共鸣的代表。
主办方表示,此次展出的珍贵文物将引领民众走进历史深处,感悟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藏传佛教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共生并进、交流融合的光辉历程,展示故宫、承德、西藏的历史渊源及汉、满、藏文化的水乳交融。
Juan Carlos Paz插画作品(组图)
Diego Della Posta涂鸦式插画艺术(组图)
安田雅章作品欣赏(组图)
HECTOR MANSILLA 潮流插画欣赏(组图)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德国Judith Clay插画欣赏(组图)
Camille Chew作品欣赏(组图)
Cinta Vidal的纪念碑谷风格的超现实主义插画(组图)
mijn schatje作品欣赏(组图)
Serge Birault 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插画师Gelson Fonteles用圆珠笔画的眼睛插画作品(组图)
Bartosz Kosowski的精妙人物画(组图)
插画师Lucy Grossmith关于春天的田园风格插画作品(组图)
京剧漫画《舌尖上的京剧》(组图)
Emilia Dziubak封面插画设计(组图)
Andrew MacLean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Lorena Alvarez的儿童书籍插图作品(组图)
用一组插画告诉你读书到底是为什么(组图)
日本小清新手绘插画(组图)
Apak studio插画作品,充满童话的感觉(组图)
Marion Barraud插画艺术欣赏(组图)
简单主义却又充满孤独感的色彩插画(组图)
西班牙插画师Carmen Saldana作品欣赏(组图)
波兰插画师Zosia Dzierzawska作品(组图)
插画师Javier Pérez的生活创意手绘插画(组图)
Chris Fernandez动漫艺术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Robson Borges插画作品(组图)
西班牙插画师Nicolas Castell 善于创作带有叙事场景及历史元素的插画(组图)
画师Catherine Campbell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日本插画师Tatsuro Kiuchi作品欣赏 (组图)
少女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