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增先,1931年生于浙江浦江西塘下(今属兰溪),现代著名画家,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奠基人与推动者。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留校任教于中国画系,历任浙江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为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院长。2004年,方增先荣获文化部颁发的“造型艺术成就奖”。2013年1月荣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颁发的“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出版画集《方增先人物画》、《方增先水墨画诗意画》、《方增先古装人物画集》、《方增先人物画四十年》等,专著有《怎样画水墨人物画》、《结构素描》、《人物画的造型问题》等。
近年来,方增先先生的艺术影响逐增,他的作品颇受藏家青睐,市场价格大幅上扬,随之而来的是,赝品也层出不穷,数量庞大。从拍卖公司的图录、各类网店展示的待售或已成交的方增先作品来看,赝品就占了一半以上。如某艺术网展示的某拍卖公司最近拍方增先作品有5件(已成交3件),3件全是赝品。而流拍的赝品是不会消失的,还会通过各个渠道在艺术市场流动。
当前,书画市场上出现的方增先作品的赝品,按造假水平可分为四类:且称为低仿、中仿、高仿、印刷品。低仿者,大多出现在北方以及一些较偏远的省份。造假者对方增先的艺术了解甚少,伪作近乎瞎编乱造,他们将与方增先艺术风格毫不相关的写意人物画,随意添上方增先的名款。粗制滥造,较易识别真伪。中仿者,许多是根据出版的方增先书画作品集,临摹或是拼接组合,粗看颇为相似,这类伪作在市场上占的数量最多。实际上,出版物中的作品大多是方增先先生的代表作或精品,大多收藏在个人和文化场馆等单位,市面上流动的可能性不大,这类伪作仔细审定还是可以看出破绽的。方增先先生的笔墨技法极其高超,要临摹得很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高仿者,则对方增先的艺术有着较深入的“研究”,较熟练地掌握了他的笔墨技巧和构图要领。因此,不易辨别真伪。但这类伪作只是貌似而神不似,缺乏生动气韵,易在题跋或点苔、穿插等细微地方露点马脚。印刷品者,最近有收藏者和画廊经营者送方增先作品拿来笔者鉴定,初一看、神采、笔墨看不出破绽,再看,问题多多,三分之二是按原作印刷、后三分之一是后添笔墨。高仿和印刷品现在虽然并不多见,但是以后会日益增多,造假者也会“与时倶进”,不断提高水准,须引起藏家的重视。
那么,方增先作品的鉴定,都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个人风格
作为个人风格,是指每位画家,通过师承渊源和个人创造,所形成的具有自己个人特征和绘画语言的成熟的创作风格。它由每位画家的个人思想、爱好、性格、修养、审美取向,工具、用笔、用墨的不同而不同。方增先作为浙派人物画大家,其艺术自然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但在艺术表现中,也必然或多或少地流露出艺术传承的轨迹,因此必须明了他在艺术成长中受到哪些画家的影响。方增先在杭州求学和留校,充分利用学院的教学资源,博采中外各家之所长,在水墨技法上,特别是受海派画家王个簃的影响极大,上世纪70年代末以前,是比较传统的写生写实的方法,通过严谨准确的人物造型,扎实洒脱的笔墨线条,来表现人物,形神兼备。如《粒粒皆辛苦》、《说红书》等作品,上世纪80年代,在笔墨上偏重于水墨写意和渲染,人物形神飘逸活泼。90年代以后,人物形象夸张变形,个性魅力更加突出。到了21世纪以后,人物表现注重白描线条的凝练和积墨法等。
二、笔墨
笔墨是鉴别作品真伪的关键所在。鉴定方增先的作品,应该以笔墨风格为主要依据。题材、章法都是可以模仿的,现代技术复制印章也已达到毫厘不差的水平,但只有笔墨风格和结构是作伪者最难把握的。
笔墨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技巧,也表达了作者的审美和修养。方增先作品的风格是刚健中蕴婀娜。通俗地讲,就是既俏丽又有力度,他的大写意技法,不是粗枝大叶,逸笔草草,而是用大写意的笔触画小写意,既准确又不失大气,耐人寻味,别有余韵。一句话,他画画用笔不是去“描”,而是去“写”,用书法的笔法去画画。笔法在绘画里比书法更复杂、更微妙。造假者,既使极为认真地临摹,也只能达到笔墨和原作比较形似,要达到神似是很难的。方增先作画是大胆下笔,小心收拾,故笔墨既有气势又有条理,收放自如。而作伪者或一味强横,笔墨过于粗野草率;或刻意经营,笔墨过于纤弱拘谨,这是鉴定笔墨中须把握的要点。方增先作画,喜用复笔。用复笔极高明,通过复加,起到了积墨、积色的效果,增强了主题,同时笔墨更加厚重。而作伪者,不明画理,往往是画蛇添足,画面显得脏而又轻薄。上色时,注重用笔的变化,通过笔力增强色彩的丰富感。他早年学过西画,因此,在画面中讲究冷暖色的变化和统一关系。图二的用色显得火气太重,呆板和脏,是根据方增先先生的出版画集或真迹,作伪手法显得较为拙劣。线条轻浮呆板,款书油滑浮佻,面部神态无神韵可言,故拟定其为伪作。
三、穿插
方增先先生作画初,下笔十分迅猛,先画主题再逐步收拾,因此穿插是围绕着主题展开的。他的作品,即便是仔细临摹都十分难以把握,而作伪者更是心中无谱,穿插混乱,交代不清枝条的来龙去脉,呈一团乱麻。另外花木穿插的一个特点是出梢少,主要是为了聚气,将梢头通过转折回旋收拢起来,梢头延伸出去的只有两三处,且总体方向一致,而伪作的出梢往往是四面出击,且漫无目标。
四、结构
方增先是一个基本功十分扎实的画家,很多人模仿他的作品,但都模仿不像。因为模仿者看不到他画里的要害。虽然画面上的人物只是一个轮廓,但其实这个人物的衣服、血肉甚至骨架都在作品里体现。比如画手臂,它弯曲时哪块肌肉凸起、哪块肌肉收缩、外面的衣服怎么褶皱,都通过线和点表现出来。
五、款识
款识、印章是鉴别书画十分重要的依据。方增先书法与画作的笔法是相通的,线条爽利,中侧锋并用。他书学王羲之、黄山谷诸家。书画题款从早期的行楷,到20世纪80年代的魏碑汉隶,到现在超脱洒逸、行云流水的变形行草。整段题跋中,作品因题材的不同,落款也不同,山居高士图的落款较长,一般是诗词或感想,由于这些山居高士图是由古代诗词的意境演化创作而来,自然要写上相匹配的诗词。假如山居高士图没有诗词那极大可能是伪作。而傣族少女图侧落款较少,只是年月姓名,在单个字型上,有的体型拉得较长,有的缩的很短。另外,仅仅以核对印章来鉴定方增先作品,是十分危险的,目前印章的造假已几乎达到了和真迹一致的效果。笔者曾将方增先印章印文的原拓和伪作的印文进行比较,差别微乎其微。
以上是笔者对方增先先生作品真伪浅谈,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嘉兴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巴黎高等艺术学院( Collège de Paris)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设计学院及艺术学院介绍
莆田学院艺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百色学院艺术系及其艺术设计、美术教育专业介绍说明
河北科技大学美术类院系相关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介绍及专业简介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及其艺术设计专业介绍说明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系简介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及专业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简介
陕西教育学院美术系相关简介
安康学院艺术系相关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艺术系相关介绍
重庆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及其专业详细介绍说明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2010年)
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爱丁堡艺术学院简要介绍
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简介及专业情况介绍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概况及专业简介
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建筑与艺术系艺术类专业相关介绍
广东海洋大学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简介及美术类专业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简介和专业介绍
湘南学院美术系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