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20-06-06 - 2020-09-06
开幕时间:2020-06-06 06:06
展览城市:上海 - 上海
展览机构:阆风艺术画廊
展览地址:上海黄浦区外滩源·虎丘路107号一层
参展人员:董师,张翀,李振华
展览介绍
六月,阆风艺术即将迎来今年首展“但愿月亮落下之后,明天的荒岛是一个晴朗的早晨”。该三人展张翀策展,将会展出青年艺术家董师各时期的版画作品43件,以及青年艺术家张翀为此次展览最新制作的7件装置作品。展览的墙面上还会以手写的形式向大家呈现李振华与董师创作的诗和画。此外,开幕式当天将同步推出董师为本次展览特别制作的“微信表情包”以及部分相关衍生品。
“一个人在荒岛”系列展览缘起于独立策展人李振华先生的长期写作项目。从2018年10月在锦溪几点当代艺术中心的驻留开始,与一个朋友有关,也与在锦溪的独处有关。其后“荒岛”主题就像种子发芽一般自然的生发出了一系列联合青年艺术家的展览。
导演阿巴斯说,他有钱的时候拍电影,有相机的时候拍摄影。但这些都没有的时候,他会一直有一支笔在兜里,他写下诗歌。
李振华一直在试图寻找类似的方法,尝试去实现一种快捷的创造方式。他通过在微信朋友圈中书写即兴的诗歌,快速传达出来自于脑中的一些片段,带有美感诗意的某个瞬间。而对这个片段的转化,它可以是关系美学式的,它可以是社会介入的,它也可以是最优雅的某种姿态。这是一个长期的写作项目,从锦溪驻留期间开始酝酿,自然的写到今天。
2018年12月在杭州Van Art Space(梵耘艺术空间)策展人崔绍翰策划的展览“一个空间的日常”中,李振华与艺术家董师开始了以“荒岛君日记”为题的初次合作。其后,2019年3月,在厦门T·Gallery先锋艺术空间李振华先生开启了荒岛系列的第一个正式的展览“如果你发现荒岛,应该就不会孤单”。随后,2019年5月,在柏林Diskurs Berlin艺术空间,李振华与董师又举办了以“一个人在荒岛”为题的双人展。
本次展览是“荒岛”系列延续的又一次尝试,题为“但愿月亮落下之后,明天的荒岛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展览在李振华先生的诗的引导下,经由张翀和董师两位艺术家作品之间的对话展开。
董师是目前活跃于杭州的新媒体艺术家,以描述独角兽先生(Mr.unicorn)荒诞的日常来反应生活的真实与虚幻。作品会让人联想到拉伯雷《巨人传》中的狂欢场景,亦或是詹姆斯·恩索(James Ensor)的怪诞绘画。独角兽先生是作者董师的第二人生身份,诞生于2013年4月。随手涂鸦形成的Mr.unicorn就像是一个病毒一样入侵了董师的世界。其后每日一画成为了董师必不可少的生活情趣。
张翀的创作主要以雕塑装置为主。在德国留学期间,深受华德福教育体系的影响。对于自然科学、形态学、神秘主义都有一定的涉猎。他的每一件作品皆是补完他自身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展现了其性格的多面性特征。除此以外,他的作品同时又具有诗学与美学的内核。作品的取材和传达出的气质也会随着他的生活状态,人生感悟和创作环境而改变。
不难发现二位艺术家的共性即是他们对生活抱有热情,对事物充满好奇,他们的创作皆源自于对生活真实性和本质的思考。
宇宙是一片海洋,每一颗星球即是一个个的“荒岛”,人类就像浮萍一般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流浪。这一次,让我们跟随这两位看似风格迥异实则异曲同工的艺术家一起重新审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方和周遭的环境,回望人类的信息与变革的时代,进化与认知的历史,由此来重构我们对于“荒岛”的另一重想象。这个“荒岛”陪伴着你我长大,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成长。
正如李振华先生所说的,“荒岛君”是我也是你,是“他者”的指代,如果你发现了荒岛君,可能在你心里,也可能是一个孤独的朋友。
《美丽的昆虫》教学反思
挖掘本土资源,拓宽美术教学题材
纵观国外美术教育反思中国美术教育
2013年美术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美术组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美术教师)
《色彩的冷暖》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的美术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第7册)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下雨了》教学反思
看传统美术教学
教师学期考核总结(德、能、勤、绩)
浅谈美术教学反思
《吹塑纸版画 动物》教学反思
有朋友的青蛙——美术教学反思
《三个好伙伴》教学反思
2012学期美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教育无小事 处处要反思
《素描欣赏》教学反思
美术备课组小结
合作学习
运用现化代电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创设愉悦的美术教学反思
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我栽种的植物》教学反思
美术教研组
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线》教学反思
让美术课堂走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