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在2019年开展的考古发掘项目被系统性地进行了介绍。 展览方供图
西周的陶土石器、宋代的白瓷水晶、明代的琉璃金砖……在端午小长假期间,南京六朝博物馆内开启的“城市记忆拾贝——南京考古2019年度精品文物展”,通过线上线下“双展”的方式,展出了近年来该市实施“考古前置”后,挽救的部分千年瑰宝。这批在推土机到达前“出土重生”的零光片羽,再现了层层叠叠的城池遗迹,绽放了穿越时光的古都之美。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出土的文物年代跨度反映了所在区域的历史演变。 展览方供图
“以婴戏、花卉、动物为主题的瓷枕,古朴的陶土制锅、碗、瓢、盆和铜镜,素雅低调的金钗银饰,有别于过去我们发现的贵重宝物,这些都是几千年间江南地区普通人家的家居用品和墓葬用品。”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马涛说,过去,只有达到一定等级的大型遗址或者罕见的、高等级墓地才会被保护下来,等到考古队的挖掘研究,“正是由于近年来南京市实施了‘考古前置’原则,考古钻探发掘工作在土地使用权转让之前开展,让很多过去看不到的珍贵文物和遗址提前得到保护,重见天日,帮助我们更完整地勾画出千年前的历史全貌。”
端午小长假期间,南京六朝博物馆内的“城市记忆拾贝——南京考古2019年度精品文物展”,通过线上线下进行了“双展”。 展览方供图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从南京市考古研究院2019年开展的30多个考古发掘项目中,遴选出10个具有代表性的考古项目及其出土的200余件文物。
“这些考古项目,在年代跨度上,基本涵盖从西周到明清各个年代,时代特征明显,具有一定代表性;在遗迹类型上,有墓葬、窑址、道路、城址等,集中反映出南京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面貌;在出土器物种类上,有陶器、瓷器、铜器等,艺术价值较高,反映了当时人类活动和物质文化的面貌。”马涛介绍。
比如,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长干里的西街遗址项目,从该地块不仅发现了西周时期环壕、南朝道路,还有宋代房基等主要遗迹,出土了各朝各代陶、瓷、石、金属及骨角质地小件器物千余件,陶瓷、砖瓦等各类遗物标本上万件。
一批精美文物重现人前。 展览方供图
据考古专家介绍,这片遗址以“古今叠压”的方式反映了南京城市的变迁,非常少见。这里的地下很可能藏着“最古老的南京城”,也就是《金陵图经》所记载的,公元前473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筑造的“越城”,这座早已消失的、传说中的江南名城。
考古前置也让考古研究部门得以有足够时间全方位、系统性地对重要历史地块进行“筛子式”梳理。
据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考古部主任龚巨平介绍,比如海内外都高度关注的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南区,从2017年至2019年,考古工作一直在持续。“目前,不仅整理出了明代大报恩寺遗址的大部分,还在地层中发现了叠压的六朝和宋代的墓葬、房屋基址、道路等遗迹,对了解该片区历经的沧桑变幻很有意义。”
展方精选了一批各个时期普通阶层的生活日常用品展出,可谓充满了南京六朝的市井烟火气。 展览方供图
同时,经过考古专家“精耕细作”的整理,该片区出土的大批珍贵皇家寺庙“部件”,包括装饰有龙纹的各种琉璃构件、皇室使用的“金砖”等;以及细腻精美的宋代瓷器制品,都悉数重现人前。
“本次展览之所以定义为‘城市记忆拾贝’,是因为这些文物的年代跨度反映了南京的历史变化,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记忆载体,是人们在这座城市生活过的见证,书写着古都南京的城市演变史。而本次展品特别之处也在于,精选了一批各个时期普通阶层的生活日常用品,可谓充满了南京六朝的市井烟火气。”马涛表示。
孙浩人物画展在京举办
国际名家作品邀请展彩笔颂辉煌
中国山水画精品“贴近文脉”
画出鳜鱼的生活百态——初明玉水墨画展述评
苏涛董浩“书真情绘心声”
在央美聆听意大利艺术家与古典的对话
艾滋遗孤画作亮相央美
于会见描绘大地乡愁
姜国芳姜川紫禁城系列联展开展
“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在京开展
全球华人名家绘画作品展
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展出“春华秋实”
王憨山艺术展展示乡野情怀
景德镇老中青陶瓷艺术家在国粹苑办展
奥玛尔作品亮相中央美院
中西之美——观刘大为、林德绘画作品联展
谢志高将在京举办首个大型个展
成都感受“冷快乐”
百年西泠·中国印”安卡拉特展开幕
千年介休窑陶瓷特展在京举办
纪念辛亥百年两岸四地书画展昨揭幕
张培武中国画作品展亮相安徽
大匠之门四条屏书画展开幕
首饰展中试戴感受创意
赵准旺迎春画展描绘北京美
圣保罗双年展避免救世主的姿态
油画风景 中国精神
福建省美术馆推出馆藏漆画精品
广东省第六届中国画展东莞开幕
“我是光的使者”798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