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浅黄刺绣飞凤花卉纹残片
我国素有“丝国”之称,早在四五千年前人们已开始以刺绣技艺装饰服装和日用品了。虽然丝毛棉麻保存不易,但远迄春秋,近至宋元,古代刺绣品屡有发现,明清刺绣作品留存于世的就更多了。鉴定古代刺绣品,一般是从作品的针法和纹样两个角度来进行考察,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清广绣三羊开泰图
春秋战国时的刺绣工艺精美。《荀子·赋篇》中的《箴(针)赋》总结了两千多年前的刺绣和缝纫技术,当时已用铁针代替竹针;并采用锁绣法,可以绣出各种复杂精致的花纹。从出土实物可知,春秋战国时的刺绣纹样以凤鸟和龙为主题,辅助花纹有枝蔓、草叶、花卉和几何纹,构图奇特生动,充满了神话色彩。
汉代的刺绣纹样与丝织、漆器等花纹相似,大体分为云气纹、动物纹、几何纹、文字图案等几类。当时已有了多种针法,如平针、辫绣、钉线绣等。从汉代到魏晋的刺绣技法,仍流行沿袭战国以来的锁绣法。即先用锁绣法绣出轮廓,再用线盘成较大的平面的方法。
唐代刺绣工艺有了飞跃的进步。直针、缠针和平金线是唐代新发展起来的针法,在盛唐时期尤其兴盛。
宋代刺绣受宋代绘画的影响很大。当时许多刺绣艺人以摹仿书画名家的作品为能事。在针法上,北宋初年的刺绣套针疏散,针脚参差而不平服。到了南宋,表现技巧已经成熟,用针细密,针脚整齐。除一般彩绣外,还有戳纱和纳纱,其作风和技法一直影响到现代的苏绣。
元代刺绣使用针法繁多,并大量使用盘金、泥金、钉金箔等。花纹图案继承宋代写实风格,题材多以仙鹤、鹭鸶等飞鸟和莲花、菊花、牡丹、亭台屋宇为纹样。
明代出了不少著名的刺绣艺人。最有名的是顾绣艺人韩希孟,以及倪仁吉、董小苑等。顾绣创始于明末上海露香园顾氏,是明代的主要绣种。独创画绣结合的技法,有的在绣底上施以墨色,再用接针和滚针绣出边缘;有的在大块绣面上加彩,有的直接敷色以画代绣。
清代刺绣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京绣等。且新创了许多织绣技法,如双面绣绣种,可以使正反面花纹均很整齐,没有线头外露,如制作屏风可供两面观看。从现今留存于世的古代刺绣作品来看,大部分都是清代的,其色泽和保存状况都较明代或明以前的要好。
王文东精品画展开展
纪念王琦先生从艺75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
沈威峰画展在省美术馆开展
湘潭耄耋老人办书画展 呼吁保护传统文化
广东省版画展4月25日在莞城美术馆举行
澳籍华人画家赴浙江湖州办画展 进行美术交流
联合国邀残疾人画家吴汉华办画展
“四川·中国书画展”惊艳京城
菏泽市博物馆将办刘万鸣画展
“关爱自闭症”画展
萨金特水彩画展于布鲁克林博物馆开幕
盐田美术家举办 个人国画展
“梦回魏晋”画展回归传统
四十年的故事:林旭东、陈丹青、韩辛画展
水墨新维度画展举行
明园涵翠苑“艺彩纷呈”画展隆重开幕
乌兹别克斯坦油画展在南京东南大学开幕
当代中国画展在河南遂平举办
精美版画展 邀您免费来欣赏
杨帆画作参展江苏省首届水粉画展
“贺成 贺兰山省亲画展”将开展
安新画家刘学民在石办画展
“墨舞中华”画展在京举办
盛洪义书画展济南博物馆举行
“岁月母亲”主题书画展 下月湖北美术馆开展
“田树苌书画展”本周三开幕
赵洪星国画展昨日在沈阳举行
巴黎大区奥赛市举办吴署中绘画展
旅美画家举办大写意书画展 共展出100余幅作品
杨澄油画新作展“澄邈”在北京西五画廊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