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浅黄刺绣飞凤花卉纹残片
我国素有“丝国”之称,早在四五千年前人们已开始以刺绣技艺装饰服装和日用品了。虽然丝毛棉麻保存不易,但远迄春秋,近至宋元,古代刺绣品屡有发现,明清刺绣作品留存于世的就更多了。鉴定古代刺绣品,一般是从作品的针法和纹样两个角度来进行考察,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清广绣三羊开泰图
春秋战国时的刺绣工艺精美。《荀子·赋篇》中的《箴(针)赋》总结了两千多年前的刺绣和缝纫技术,当时已用铁针代替竹针;并采用锁绣法,可以绣出各种复杂精致的花纹。从出土实物可知,春秋战国时的刺绣纹样以凤鸟和龙为主题,辅助花纹有枝蔓、草叶、花卉和几何纹,构图奇特生动,充满了神话色彩。
汉代的刺绣纹样与丝织、漆器等花纹相似,大体分为云气纹、动物纹、几何纹、文字图案等几类。当时已有了多种针法,如平针、辫绣、钉线绣等。从汉代到魏晋的刺绣技法,仍流行沿袭战国以来的锁绣法。即先用锁绣法绣出轮廓,再用线盘成较大的平面的方法。
唐代刺绣工艺有了飞跃的进步。直针、缠针和平金线是唐代新发展起来的针法,在盛唐时期尤其兴盛。
宋代刺绣受宋代绘画的影响很大。当时许多刺绣艺人以摹仿书画名家的作品为能事。在针法上,北宋初年的刺绣套针疏散,针脚参差而不平服。到了南宋,表现技巧已经成熟,用针细密,针脚整齐。除一般彩绣外,还有戳纱和纳纱,其作风和技法一直影响到现代的苏绣。
元代刺绣使用针法繁多,并大量使用盘金、泥金、钉金箔等。花纹图案继承宋代写实风格,题材多以仙鹤、鹭鸶等飞鸟和莲花、菊花、牡丹、亭台屋宇为纹样。
明代出了不少著名的刺绣艺人。最有名的是顾绣艺人韩希孟,以及倪仁吉、董小苑等。顾绣创始于明末上海露香园顾氏,是明代的主要绣种。独创画绣结合的技法,有的在绣底上施以墨色,再用接针和滚针绣出边缘;有的在大块绣面上加彩,有的直接敷色以画代绣。
清代刺绣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京绣等。且新创了许多织绣技法,如双面绣绣种,可以使正反面花纹均很整齐,没有线头外露,如制作屏风可供两面观看。从现今留存于世的古代刺绣作品来看,大部分都是清代的,其色泽和保存状况都较明代或明以前的要好。
艾敬:是国博选择了我
怀念童真——窦良羽的艺术空间
中国书画大师精品展在澳门
张仃与20世纪的国画论争
罗奇将创作长卷《万里长城图》
以水墨的名义推开英伦之窗
史上10大著名艺术品遭破坏事件
黑龙江版画“画说”龙江50年
朱青生的漆山计划
中国创意传统家具展
江苏花鸟画优秀作品晋京展闭幕
专家共论生态文明与生态书画
黄格胜国画展将开幕
揭阳玉器珍品闪亮国博
"苦禅·大课堂":艺术精神代代相传
纪念郭沫若诞辰全国书画展举办
近现代书画总成交额大幅下降
六合农民画
汪涛中国画作品展举办
顾大明展出青绿山水画
一丝不苟,水到渠成
[中国书画家]“苦禅·大课堂”
李津的“家常主义”水墨画
英国美术300年:走向现代的变革
长卷:中国人观看世界的方法
杨佴旻新水墨画展登陆山西
钱松喦绘画艺术精品展
朱其“展览形同展销会”
祝竹展示“竹下风清”
中国绘画比赛获奖者马耳他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