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民国粉彩薄胎碗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这是唐代诗人卢同吟咏鸣蝉的诗作。蝉,又名知了,盛夏时节最常见的昆虫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蝉有复活和永生的寓意,同时又是高洁的象征,蝉形俏丽,蝉音清亮,自古深受国人喜爱。历代咏蝉名作层出不穷,人们也将蝉的形象镌刻在各种生活器具上,如著名的汉八刀玉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各种传世的瓷器上更是少不了这种夏日精灵的“倩影”。
图2 民国浅绛彩瓷温酒盅
图3 民国蝉纹粉彩笔筒
图4 民国竹节蝉鸣挂瓶
图1是一只民国粉彩薄胎碗,碗高6、口径12、足径4厘米。碗壁之上,夏草丛生,野花芬芳,一只幼蝉隐身草丛,时鸣时歇,薄薄的蝉翼也被周围的青草映照成绿油油的颜色,更显得生机盎然,别具一番情趣。
图2所示的是一只晚清时期的浅绛彩温酒盅。温酒盅是晚清民国时期流行的一种酒具, 将酒盅放置在盛有热水的托盘之中,可以用来加热。这只温酒盅器型大气,釉彩上乘,盅身和盅盖之上,各绘有一幅鸣蝉图。山石嶙峋,红叶似火,一只鸣蝉立于卧石上。捧在手中,仔细端详,目光所及之处,瓷胎细腻,浅绛鲜活,一股浓郁的官窑气息扑面而来,加之瓷画写意,釉彩飞扬,尽显制作者精湛的制作技艺。
图3是一只民国蝉纹粉彩笔筒,高15.8、口径12.5厘米。笔筒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鸣蝉图”。一只黑蝉高挂枝头,放声鸣唱。拨转筒身,可以看到“柳梢蝉鸣”的题文以及“戊寅明亮作”的落款。“戊寅”年即1938年;“明亮”即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李明亮,其最为钟情草虫小品,瓷画意味隽永、境界脱俗。这只笔筒上的蝉儿双目浑圆黝黑,纤纤细足屈伸自如,整只笔筒更是轻灵活泼,明朗秀润,令人观之心旷神怡。
图4是一只高约18.3厘米的瓷塑挂瓶。不同于上文中的三只蝉纹瓷器,这只挂瓶造型非常独特,笔筒整体由四节竹节组成。竹节遒劲,竹叶婆娑,一只褐色鸣蝉倒挂竹枝之上,无不栩栩如生。竹节、鸣蝉一静、一动,相互独立,又浑然一体,竹节和鸣蝉组合在一起,代表淡泊、清高、正直,这正是几千年来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寓意深远。
蝉鸣瓷上夏已深。聆听着树梢蝉鸣声声,一件件把玩这些浸透着制瓷匠人心血和智慧的老物件,心头涌起了无限的赞赏和敬重。
美术作品展诠释“屹立东方”
“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
“成何体统”何曦作品展
有益无益话收藏
江苏刺绣艺术精品展在京开幕
第四届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在武汉美术馆举行
江苏省现代美术馆近200件精品迎接馆庆
执心铸梦·艺展昆仑:昆仑之约雕塑邀请展即将举办
2020年艺考改革信息汇总,多个省份又有重大调整
一展一演,钱塘江文化“北京周”系列活动在京启幕
明朝寺院供养钱赏析:嘉靖通宝十一两
伦勃朗的《夜巡》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进行修复(组图)
临漳邺城佛造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初藏翡翠要清楚三个概念
归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
山西古代壁画呈现600余年前古代“高尔夫”
里耶秦简国博展出
“纹样XI-∞”毕蓉蓉个展
忘忧花海摄影书画展开幕
“夏语冰”并非“夏虫语冰”——人工智能“微软小冰”首办个人画展
收藏和田玉不要走入这样的误区
俄罗斯国家美协名家作品联展亮相2019北京艺术博览会(组图)
媲美敦煌文书 “秦人日志”里耶秦简在国博展出
郑松强【北京798】崖柏雕刻艺术作品展播(一)
百年国漫大展 重温经典之作
高军法书法汇报展赞颂新时代
“美在阿拉善”:从岩画中展开北方民族的历史画卷
揭秘民族文化瑰宝:中国漆器工艺品
把玩小叶紫檀手串需要注意什么
拒绝打卡II·天空艺术展 | 艺术肆放感知(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