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一带一路”文化发展专项基金
展览时间:2020.9.18—2020.9.27
展览地点:福建省美术馆(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头街96号)
前 言
漆与墨,如两根绵长的线,贯穿着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
漆以器的形式进入早期的日常生活,后逐渐发展出特定的程式规范,日用器皿的实用性发挥淋漓之时,华丽转身,着重于审美的视觉愉悦。历经岁月的沧桑,漆不断地变换着模样与人们相伴相随,它的深邃幽微是东方审美的物质表现,深涵内蕴又静谧广博。华美如漆,平凡若器,通过一双双浸没在人间烟火里的巧手,我们记住了大漆翩若惊鸿的身影。曾经的人间繁华,在时代的车轮下逐渐黯然之时,却是新一轮转轨的开端。60年代,北方来的画画少年寻找壁画材料,在福州遇见了漆,这场宿命式的邂逅影响了少年的艺术人生,也改写了漆的历史。浪漫的少年把漆握在手中画画,他用一生的坚持把漆从地面带到了墙上,让曾经作为工艺媒材的大漆在纯艺术的领域焕发新生。漆艺源远流长,漆画是“从中国古老的传统里发展出来的新艺术”。
1964年,吴冠中先生调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在办公室看到乔十光先生的画作,两位先生因画结缘,自此“挤在绘画这只小舢板上,开始了长年同舟共济的生活与相知。”近五十年的友谊,作品是最好的见证。吴冠中“正是在林风眠接近终点的地方发现了自己的起点,继续探索着抒情写意与形式结构的结合”;乔十光秉承导师庞薰琹先生的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结合的理想,将传统漆艺与现代绘画结合,开创出具有现代审美品格与东方气象的绘画艺术——现代漆画。
循着两位先生的故事,从大漆到水墨,又回到大漆,历时两年的时间,怀着对两位先生的无限敬意,我们特别策划这场展览,以媒材为线索,站在更为广阔的角度重新来看乔十光先生的漆画艺术,探索他的漆画艺术本身、他作为艺术家的综合修养、他的思想、他的开创性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启示意义,同时,也借着展览的契机,重温乔先生对于漆画的方向性思考:“前进中的中国漆画,面临着新的课题:材料的视觉美感和生活的诗情画意之外,漆画可不可以表现更加宽泛、更加抽象、更加虚空、更富有哲理的精神呢?回答是肯定的。集淳厚、庄重、深沉、静穆、华贵、斑斓、神奇、神秘等特点于一身的中国漆画,其精神含量也将是无穷的。东方特有的天然漆,是苍天的馈赠,它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已经有着多姿多彩的辉煌表现。今天,我们用来作画,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时代也要求我们对传统要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漆的特性是什么?漆的潜能有多大?个人的发现和创造又在哪里?”
曾经的少年在“漆海中立定精神”,“我的漆画始于大漆,也将终于大漆。我的漆画始于黑,也将终于黑”。少年的黑发早已斑白,眼眸莹润如漆,蓦然回首,人生一路走来的步履已化作一幅幅美丽的画作。
我们沿着乔先生的画迹,寻觅着漆,也寻觅着自己。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
“一带一路”文化发展专项基金
2020年9月
2012年河北工业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3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3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华北科技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广东商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3年辽宁科技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3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包头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1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河北工程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3年内蒙古财经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北京语言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3年包头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0年廊坊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山东轻工业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1年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廊坊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北京理工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1年赤峰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南开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唐山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北方工业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3年莆田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3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