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西安老人王玺哓和他的雕刻作品
“雕刻看起来枯燥,但是只要你静下心,钻研进去,你就会感受到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快乐。”西安雕刻爱好者王玺哓告诉记者,40多年的雕刻时光,他已完成了近千件作品。
只要天气合适,68岁的西安老人王玺哓总会来到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拿出一段心仪的木头,在池塘边开始慢慢雕刻。无论身边有没有热情的观众,王玺哓都会耐心地跟木头和刻刀较劲。
临近中午,王玺哓完成了部分雕刻,将木头、工具放入买菜小车,缓缓向家走去。对于王玺哓而言,家是另一个工作室。记者在王玺哓家中看到,不大的房间里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材质的雕刻作品。西安钟鼓楼、大雁塔等名胜古迹惟妙惟肖,一副等人高的“清明上河图”双面屏风更是吸引眼球,为完成这件作品,王玺哓用了三年时间。
王玺哓称,自己从小对手工、美术很感兴趣,年轻时曾在西安一家工厂做钳工,动手能力很强,雕刻也属于自学成才。由于没有师傅,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王玺哓需要搜集各种图画和照片当素材,进行练习,手上的数把刻刀也是自己亲手加工的。
“过去生活比较困难,没钱置办家具,我就自己动手制作,家里的床、沙发、桌椅板凳都是我手工做的。但就这么缺钱,我也没卖过我的作品。”王玺哓称,自己并非刻意清高,而是将雕刻当做一种乐趣,一旦将乐趣变成工作,反而会失去激情。
雕刻是将平面变成立体的艺术,在雕刻前,王玺哓需要仔细观察素材画面的元素和结构,然后自己在纸上临摹一遍设计草图,同时构思作品的3D造型。借助一双巧手和爱琢磨的劲头,这些年王玺哓不知磨平了多少木头、石头的棱角,同时又让它们重获新生。
王玺哓称,二十多年前,曾有一位艺术家上门邀请他去艺术学校当老师,给大学生传授雕刻技艺,但因要照顾老人,王玺哓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这也成为了他念念不忘的遗憾。如今尽管年近古稀,但王玺哓精力依然旺盛,除了每日雕刻,老人也有了再次“出关”的计划。
“雕刻了这么多年,感觉一直在跟自己玩,也没有什么成绩。我现在就想着,能不能在什么地方办个展览,让大家看看,有人愿意学那就更好了。”王玺哓称,他希望能通过种种途径,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同时了解手工雕刻的艺术魅力。
2020美术校考有哪些变化(图)
河北美术学院2020年美术类校考结束省份与延期省份
如何衡量蓝宝石的收藏价值?
形态玲珑的民国铜制鼠砚滴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将首次“在线”举办
民国初期豆青釉堆塑龙纹瓶
2020香港巴塞尔将启动线上展厅
“平行与交织”闽渝当代艺术邀请展
烟标上的台湾名胜
中国工美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在武汉举办(组图)
苏州大学2020年美术类校考结束省份与延迟省份
钟表收藏入门必看给新手的十个建议
2020年江苏省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
试译第二十五枚西夏文钱币冉遇寳钱
“分叉”凌海鹏个展
浅谈菊纹在宋瓷上的运用
浅谈铜锁及錾花铜锁介绍
如何辨别真假大红酸枝家具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权威答疑2020年艺考延期
翡翠寓意大全
和田玉收藏的七部曲
铜钱的收藏价值及珍品介绍
龙门石窟明天率先恢复开放并半价(组图)
烟标上的广西风光
赵伯驹对元明画家的影响
“高原双杰-从塞纳河到盘龙江”廖新学、刘自鸣艺术之路
“破界·同行”——58同城&芭莎艺术主题展
《十字魇镇图》:文化汇流的一朵浪花
解惑!紫砂三大出水孔,哪种才最好?
“移动设计”器械装置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