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西安老人王玺哓和他的雕刻作品
“雕刻看起来枯燥,但是只要你静下心,钻研进去,你就会感受到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快乐。”西安雕刻爱好者王玺哓告诉记者,40多年的雕刻时光,他已完成了近千件作品。
只要天气合适,68岁的西安老人王玺哓总会来到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拿出一段心仪的木头,在池塘边开始慢慢雕刻。无论身边有没有热情的观众,王玺哓都会耐心地跟木头和刻刀较劲。
临近中午,王玺哓完成了部分雕刻,将木头、工具放入买菜小车,缓缓向家走去。对于王玺哓而言,家是另一个工作室。记者在王玺哓家中看到,不大的房间里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材质的雕刻作品。西安钟鼓楼、大雁塔等名胜古迹惟妙惟肖,一副等人高的“清明上河图”双面屏风更是吸引眼球,为完成这件作品,王玺哓用了三年时间。
王玺哓称,自己从小对手工、美术很感兴趣,年轻时曾在西安一家工厂做钳工,动手能力很强,雕刻也属于自学成才。由于没有师傅,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王玺哓需要搜集各种图画和照片当素材,进行练习,手上的数把刻刀也是自己亲手加工的。
“过去生活比较困难,没钱置办家具,我就自己动手制作,家里的床、沙发、桌椅板凳都是我手工做的。但就这么缺钱,我也没卖过我的作品。”王玺哓称,自己并非刻意清高,而是将雕刻当做一种乐趣,一旦将乐趣变成工作,反而会失去激情。
雕刻是将平面变成立体的艺术,在雕刻前,王玺哓需要仔细观察素材画面的元素和结构,然后自己在纸上临摹一遍设计草图,同时构思作品的3D造型。借助一双巧手和爱琢磨的劲头,这些年王玺哓不知磨平了多少木头、石头的棱角,同时又让它们重获新生。
王玺哓称,二十多年前,曾有一位艺术家上门邀请他去艺术学校当老师,给大学生传授雕刻技艺,但因要照顾老人,王玺哓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这也成为了他念念不忘的遗憾。如今尽管年近古稀,但王玺哓精力依然旺盛,除了每日雕刻,老人也有了再次“出关”的计划。
“雕刻了这么多年,感觉一直在跟自己玩,也没有什么成绩。我现在就想着,能不能在什么地方办个展览,让大家看看,有人愿意学那就更好了。”王玺哓称,他希望能通过种种途径,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同时了解手工雕刻的艺术魅力。
“设计为何”托尼克视觉设计展
《工艺美术设计人才培养》开班仪式 在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组图)
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在天津开幕
“大连幻景”杨圆圆个展
什么是红木家具的包浆?
2019年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清光绪绿釉镂空瑞兽轮花纹香薰
蜜蜡鉴别技巧:几个小道具 轻松搞定
法华塔文物“归宁省亲”(组图)
“荒木经惟·花幽”南京开展(组图)
十三国博物馆联展 体验超越国界的“中国风”(组图)
中国艺术研究院80后艺术家皋翱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逾百幅徐悲鸿南洋时期艺术作品长沙展出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预计2021年底对外开放(组图)
湖北荆州出土珍贵西汉简牍和战国楚简(组图)
北京现一座明清时期古桥 民间学者争取文物身份(图)
行者——798当代首饰展
读周思聪《小女孩》
“公元前1650年”庄辉个展
文物古建筑火灾:电气故障及使用不当成罪魁祸首(图)
“吉祥”龙美术馆古代器物特展
浴火重生 巴黎圣母院获救文物展出(组图)
原创 写意画大师齐白石,工笔草虫画就像真实照片,不信来看!
解读刘氏朝徹书屋藏墨
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
楠木盒装乌木秤
“以你为荣—中国最具潜力艺术家作品联展”亮相中华世纪坛
“叶向明油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重塑的个体”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成都开幕
什么样的白酒最适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