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郑州CCD建设的亮点之一,经过5年建设,郑州美术馆新馆(如图)将于10月25日正式开馆。昨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郑州美术馆新馆开馆暨“聚美中原”首展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该馆建设情况及开馆系列首展展览和学术活动内容。
7大展厅面积
达7000平方米
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郑州美术馆新馆是我市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市民群众文化获得感的重要举措。该馆位于丹水大道与长椿路交叉口东南角,于2016年开工建设,总投资5.3亿元,共4层,地上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共有展厅7个,面积7000平方米,总展线1800米,其中面积最大的展厅达1700平方米。
新馆建筑设计理念新颖,设计思路立足中原艺术共有的形态要素,选取中华艺术的“最大公约数”——“斗”形作为建筑母体,连接郑州的历史与现在,以统一整体的现代建筑语汇再现华夏文明的神韵;建筑装饰采用浅灰色的仿石材挂板, 硬朗沉稳的质感不失中原大地的人文气质,结合石窟元素的参数化表皮,虚实相间,若隐若现,浑然一体。新馆设施设备先进,展厅内采用国际先进的专业照明系统,配备中央空调、恒温恒湿系统、全天候安防、消防监控系统等自动化管理设施。
六大展览 名作荟萃
据郑州美术馆馆长罗鸣介绍,该馆精心策划了“聚美中原——郑州美术馆新馆开馆首展系列活动”,包括6项展览、7场学术活动以及30余场公共教育活动。展陈藏品共1033件(幅),100多位作者既有大家巨匠,也有青年才俊,涵盖书法、篆刻、油画、国画等多个艺术门类。
其中,《西泠印社藏品展》是已有116年历史的“天下第一社”西泠印社在郑州的“首秀”,共有233件(组)珍藏作品参展,也是近年来西泠印社藏品最大规模面向社会公众展出。作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泠印社之金石印学,将近距离地走进郑州市民群众的视线。其中展品包括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170件;展品涵盖“弘一法师”李叔同“印藏”54件、吴昌硕作品7件、齐白石印屏1件;从丁仁、王禔、叶铭、吴隐“创社四君子”到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七任社长,从弘一法师至沈尹默、黄宾虹、丰子恺、潘天寿、傅抱石等西泠众星,可谓大师名作群星璀璨,展陈规模空前。
《闲庭信步——李刚田书法展》将展出李刚田先生60岁之后、创作进入成熟期68件130幅作品。李刚田是现任的西泠印社6位副社长之一,2015年荣获中囯书法兰亭奖。他是从郑州走向全国的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他热心公益、桑梓情深,已决定将参展的68件130幅作品全部无偿捐赠给郑州美术馆收藏,郑州美术馆将设立“李刚田书法艺术陈列厅”,长期展陈这批精品力作。
《河南印社珍藏古玺印封泥展》的展品是从河南印社社员收藏的古玺印中遴选出的精品,展品年代跨度从西周到元代,品种丰富,精品琳琅。三方西周印章体现了早期印章的图案纹饰之美;战国官玺中,“许委粟玺”“龙市出玺”“酒仓之玺”都是楚官玺中的珍品;秦官印中,蛇钮的“颍川幹丞”尤为引人注目;汉至南北朝的官印中,新莽印章、银质“广武将军章”、填金“归义羌王”、“军候之印”制作精良;在私印系列,玉印、银印、缪篆鸟虫交相辉映。此次展览的封泥包含了新蔡战国封泥、西安相家巷秦封泥、临淄汉封泥、西安未央宫封泥等,多是从未面世的创见品。
《情境与选择:段正渠作品暨文献展 1983—2020》也十分精彩。段正渠是郑州画院创立之初的第一批画家,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该展览将展出段正渠不同时期的油画和纸本创作284件,生动再现他近40年的风格演变,呈现其以中原和北方大地独特精神气质为特征、不断突破自我的艺术历程。
《大河永续·星火传薪——河南当代青年美术家邀请展》,共邀请17位河南优秀青年美术家积极参与,精选作品112件。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面貌更加前卫多样、创作选题更加广泛自由、材料技法更加灵活多变,代表了河南当代青年艺术家立体鲜活的群体风貌,反映了新一代艺术家对社会、历史以及自我的认知与思考。
《青春万岁:新中国美术的青年时代——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分为新时代与新青年、青春记忆与自我觉醒、青春实验与自我确立等三个板块,通过74件艺术名家青年时期的作品,展现了周思聪、陈丹青、方力均等中国现当代知名艺术家的青年艺术之路。
七场学术活动异彩纷呈
围绕6项展览,该馆还将组织策划7场学术活动。一是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主讲的《“新时代”书法篆刻艺术之美的体系架构》,将从美的创造、美学研究、美感体验、美育传播4个方面,全方位阐述书法篆刻美学艺术在“新时代”的特征。二是由西泠印社理事王佩智主讲《西泠印社,刻在西子湖畔的惊世奇观》,将从西泠印社基本概况、发展历史,以及“天下第一名社”为何会选址西子湖畔、孤山南麓这几个方面,带领我们品味百年西泠的历史与风华。三是举办《当代中国书坛与中原书法》座谈会,将有10余位研究中原书法的理论专家,围绕当代中国书法的分界与整体评价,中原书法在中国书坛的地位、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等作全方位的梳理与座谈。四是由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协理事、河南省书协副主席许雄志主讲《方寸乾坤——河南印社古玺印展精品解读》,带领我们揭开跨越千年的古玺印封泥的神秘面纱。五是由中国油画协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段正渠主讲的《纸性——纸本绘画漫谈》,将围绕纸本绘画、纸的语言等方面,探究纸性语言所带来的绘画新途径和新方法。六是由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主讲《当代艺术展览与策划》,将从如何让展览更有吸引力、当代艺术策展实践的未来几个维度等方面,讲述当代艺术展览与策划的本质和方向。七是由中央美院副教授、著名策展人郭红梅主讲《艺术大家们的青春模样——中央美院美术馆“青春万岁”展在郑州》,集中呈现艺术家们的青年时代从中央美术学院出发走向各自艺术探索的辉煌之路。
公共教育丰富多彩
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该馆还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展览,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通过优质的公共文化教育活动增加观众的文化艺术体验感,提升审美水平。该馆已策划面对少年儿童的“亲子教育活动”,走进美术馆赏美鉴美的“艺术普及与实践体验”活动,“与艺术家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学习活动。展览期间,30余项公共教育活动将陆续推出。
活动持续至明年2月
为组织好开馆展览、学术和公共教育活动,郑州美术馆制定了系列服务保障措施。除了《河南印社珍藏古玺印封泥展》将于12月26日结束,其他展览活动都将在2020年10月25日开始,至2021年2月28日结束。7场学术活动集中在开馆后的一周内陆续开展,30余场公共教育活动将贯穿整个展期。所有展览开放时间均为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周一法定闭馆)。
该馆采取“实名、预约、限流”等措施,市民可拨打电话67759591预约,也可通过“郑州文旅云”微信公众号提前1至7日凭身份证实名预约。该馆还将为老年人、军人、残疾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开设观展特殊通道,设置多处志愿服务点,提供必要应急物品。
张培武中国画作品展亮相安徽
谢志高将在京举办首个大型个展
赵准旺迎春画展描绘北京美
陈连富、刘墨在京联合办展
中国艺术品亮相巴黎古董双年展
徐悲鸿画院油画院首届作品展开幕
“走进中关村”书画作品展举办
中西之美——观刘大为、林德绘画作品联展
在央美聆听意大利艺术家与古典的对话
当代十大名窑艺术展亮相北京
艾滋遗孤画作亮相央美
“我是光的使者”798开幕
春天雅集第一回
画出鳜鱼的生活百态——初明玉水墨画展述评
“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在京开展
圣保罗双年展避免救世主的姿态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关注“未来与现实”
百年西泠·中国印”安卡拉特展开幕
王憨山艺术展展示乡野情怀
晋闽台书画家联合采风办展
北京城南写生邀请展举行
首饰展中试戴感受创意
当代中国画名家十人精品展杭州开幕
福建省美术馆推出馆藏漆画精品
海上风韵——上海海派书画精品展举办
宋斌中国画展示雾凇山水
油画风景 中国精神
广东省第六届中国画展东莞开幕
千年介休窑陶瓷特展在京举办
36幅潘天寿精品在香港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