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亦称唐蕃驿道,公元7至9世纪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吐蕃逻些(今西藏拉萨)之间使臣往来的官道。唐蕃双方通过政治联姻,使团往来,经济贸易及文化风俗的彼此影响,使这条道路呈现出“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景象。如今,唐王朝和吐蕃王朝,早已消失在亘远的烟云中,但它们在中国西部演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幕,依然回响千年,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
澎湃新闻获悉,近日,“天路长歌——唐蕃古道沿线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四川博物院展出,来自青海、甘肃、陕西、宁夏、新疆、西藏、四川等七省区的189件(套)精品文物,反映了唐蕃古道对汉藏文化交流的特殊价值及其对沿线地区的重要意义。
唐蕃古道跨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全长3000余公里,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是民族交往、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维系民族情感与区域联系的纽带。值得一提的是,唐蕃古道作为有着文成公主美丽传说的浪漫通道,作为一条见证1300多年汉藏人民交往的友好之路,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澎湃新闻获悉,近日,“天路长歌——唐蕃古道沿线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四川博物院展出,来自青海、甘肃、陕西、宁夏、新疆、西藏、四川等七省区的189件(套)精品文物,反映了唐蕃古道对汉藏文化交流的特殊价值及其对沿线地区的重要意义。据悉,此次亮相川博的展览,在原有巡展内容的基础上新增四川吐蕃遗迹,如四川石渠县吐蕃石刻群、四川炉霍呷拉宗吐蕃墓等。
四川石渠县吐蕃石刻群位于石渠县以东雅砻江流域的长沙干马乡和石渠县以西的金沙乡流域的洛须镇,保存状况良好,题材丰富,有藏传佛教的五方佛、大日如来像、菩萨像、度母像,也有反映吐蕃宗教情况的古藏文题记。经过专家考证,古藏文题记中明确记载了石像雕刻于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期,是研究吐蕃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须巴神山石刻群是雅砻江沿岸首次发现的吐蕃石刻,是目前已发现的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藏区规模最大、最为密集、最为集中的吐蕃时期石刻群,也是四川省第一次发现成片的吐蕃时期的遗存。”此前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罗文华向媒体介绍说,此次发现的石刻雕像群显示,赤松德赞时期,唐朝和吐蕃曾经在这个区域进行过密切的交往,甘孜州这一地区可能是唐朝和吐蕃交流的另外一条路线,而且由于石刻内容都是宗教内容,不反映世俗的生活信息,所以很可能雕刻者具有官方身份,这使过去研究唐蕃交流的地域范围向南推进了很多。据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谢继胜介绍,这批石刻从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看都不是纯汉式的,而是融合了印度和尼泊尔风格,反映了这一时期唐朝和周边国家有着积极的文化交流融合情况。
银靴 唐 湟源古道博物馆
石狗 西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四川炉霍呷拉宗遗址唐代冶炼遗存上部堆积为一处吐蕃早中期的墓葬,这是川西高原首次发现吐蕃时期的墓葬,为川西高原识别有关遗存和探寻唐蕃古道南线的走向提供了线索。
展览现场
唐王朝和吐蕃王朝,早已消失在亘远的烟云中,但它们在中国西部演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幕,依然回响千年,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唐蕃古道历经千年沧桑,经久不衰,是后继历代王朝的官道,不仅承载着交通运输、政令通达、文化交流等重要功能,更架起了各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增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同感,维系着国防安全与社会稳定。
(本文图文综合自四川博物院、中国文化报等)
天路长歌——唐蕃古道沿线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
展览地点:四川博物院一号展厅
展览时间:2020年9月27日-2020年10月27日
祁要武:40年收藏创刊号超2000份
一位紫砂壶收藏家的玩壶之道
山西发现金元时期仿木结构彩绘砖雕墓
因为战乱和铜禁 这些金代窖藏货币保留至今
钱币市场4月10日集币视点
从瓷器土斑来辨别真伪
徐乃昌覆刻的明寒山赵氏小宛堂本《玉台新咏》
势象空间举办中国现代艺术展
“无尘·妙相”金延林艺术作品展
专家谈书法学习:不是一蹴而就 是潜移默化过程
盛鼎集团助力 宜兴紫砂艺术展将于4月22日亮相河北省博物馆
“挪威新森林”版画艺术交流展
“手绘之谜”庞茂琨手稿研究展-重庆巡展
官窑:展现瓷器之美
老人收藏奇石80吨 有人出价200万他不卖
紫砂壶用途:喝茶把玩收藏
近几年疯狂上涨的古钱币老银元
话说明清古玉辨别
基辅复活节彩蛋艺术展又开始了
彩色宝石行业成投资新热点
古典家具辨别技巧
“刀锋民魂”张漾兮先生作品文献展
小叶紫檀的委曲:厚脂包浆屡被当油漆
新展扎堆故宫 拿破仑“加冕之剑”首次离法展出
“未来能见度”全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收藏:从文房回到书房
瓷器收藏风向逆转 百年民国瓷成“黑马”
中国人为何偏爱红珊瑚 这里有详解
斐济发行鸡年纪念邮票
与大咖对话,解读中德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