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明晚期青花麒麟芭蕉纹大盘残件
汉阴县博物馆馆藏有不少历代瓷器。其中许多藏品无论从造型还是纹饰上看,都非常养眼,令人过目难忘。本文要介绍的这两件明清时期瓷盘上所绘动物纹饰,就颇具匠人功底。
明晚期青花麒麟芭蕉纹大盘残件(图1),高7.6、口径35.8、底径11厘米;敞口,口沿施酱色釉,弧壁,圈足,底青花双圈内书“玉堂佳器”四字双行隶书款。盘内绘一只矫健的麒麟身带火焰,体态轻盈,飞奔于山石之上,呼之欲出。衬以蕉叶、山石、花草纹。此盘虽大,但盘形周正,胎质坚致,釉汁肥厚。画工精湛,麒麟形象生动,青花发色艳丽。据朱裕平《中国瓷器鉴定与欣赏》:“‘玉堂佳器’款有,①明万历、天启、崇祯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底面款铭(天启有款铭于里心的);②清康熙制粉彩青瓷款铭。”据此,这只残盘是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生产的陶瓷器皿。
清雍正民窑青花过墙龙纹盘(图2),高5.2、口径26、底径15.2厘米;造型规整,胎质坚实致密;口外撇,凸弦纹唇口,深腹平底,斜坡式圈足,细磨砂底无釉。“过墙龙”图案纹饰轻描淡绘,笔力工健,龙须飘动,四爪尖利,背鳍鳞角线条纤细运笔流畅、在山字形火焰和蓝白相间云朵的衬托下,昂首腾飞的龙身由盘内伸向盘外,龙尾盘旋过墙,画面富有动感,栩栩如生。
长卷:中国人观看世界的方法
风雅江南美术展在京举行
英国美术300年:走向现代的变革
专家共论生态文明与生态书画
以水墨的名义推开英伦之窗
周理真画展呈现“光芒必临”
专家座谈《中国画道论》
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揭晓
滕菲与谭平共展“无垠”
经典的力量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题
纪念郭沫若诞辰全国书画展举办
中国美协将办纪念《讲话》美术作品展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京初评
孟加拉国艺术家展示“意会中国”
侯一民:创作过程再苦,也是种享受
意大利向法国讨要《蒙娜丽莎》
国博收藏冯骥才《解冻》等画作
朱其“展览形同展销会”
高瑀个展融汇传统与时尚
批评家程美信质疑“朱青生漆山方案不环保”
杨佴旻新水墨画展登陆山西
大荒有大美
第三届法国当代艺术展将办
小文化馆的大画家——怀念韩乐业老师
艾敬:是国博选择了我
纪录片《指墨春秋》央视播出
汪涛的水墨视界
冯骥才“四驾马车”驶进北京画院
胡抗美曾翔工作室学员作品展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