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叶公好龙”瓷画
这只器型庄雅的五彩大花瓶,整体红底彩图,上下有“蝠”“寿”等装饰图案,是较为典型的民国器物。花瓶高56厘米,腰身最宽处直径28厘米,可谓是大的器摆件了。口沿有两处残破。腹部一面绘“叶公好龙”(图1),另一面绘“钟馗嫁妹”(图2),总体画面色彩丰满,具有传统年画的味道,有着民国瓷的特点。
图2 “钟馗嫁妹”瓷画
图3 中国成语故事读本中的《叶公好龙》
图4 马得《钟馗嫁妹》
笔者在南京观赏过较多的民国瓷器,它们虽然有自己的风格,但是大量还是仿照清代鼎盛时期的瓷器。从瓷器的胎质来看,民国五彩瓷器虽然细白,但瓷器不够坚实精致,上手时,你会感到分量比清早期瓷器轻一些。从釉面看,外观虽也洁白润滑,但器物釉表面有浮光感,往往会被收藏者误认为是“新仿品”。这个时期的瓷画较多地使用了成语故事。想必,是因为成语故事已被人们广泛熟知的缘故。
在少时的课文或读物中,许多人都学过“叶公好龙”一课(图3)。故事是:春秋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他似乎也是位“收藏家”,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生活用品上面都有龙的图案,如瓷瓶上的瓷画所示,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大龙。他常得意地对别人说“我平生最喜欢的就是龙!所以才以龙为友为伴。”叶公喜欢龙的事感动了天上的真龙。一天,真龙就从天上飞来,把头伸进叶家的窗户。叶公一看到真龙,吓得魂飞魄散,大叫着夺门而逃……
《叶公好龙》是篇古文,原文说,孔子的学生子张去见鲁国的国君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国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子张说,不是国君喜欢结交名士吗,怎么七日都不理我呢!“有似叶公好龙也。”士,在封建社会里,是对知识分子的泛称。以后,人们就用“叶公好龙”这个成语讽刺只是口头上喜欢,做出许多假装喜欢的动作,而实际上,却是排斥、惧怕的那种言行不一的人。
这件民国花瓶上的瓷画,画面富丽,殿柱堂皇、宫灯明月、文房花几、依次陈列;叶公持笔状与书童闪躲状,也是锦衣飘逸的神态;尤其是墙上的大龙,更是大得龙身腾起,顶天立地。可见,当时的画工对“叶公好龙”的形象解读。
瓷瓶另一面绘的“钟馗嫁妹图”,同样是流传很久的民间故事,也是画家、戏剧家、收藏爱好者都喜爱的文学题材。许多年前,南京著名画家马得先生就曾为一位瓷画艺人画过一幅戏画“钟馗嫁妹”(图4)。据说后来还拍出了高价。这或许有对题材的肯定。
在十多年前,笔者还陪著名戏剧票友、紫砂壶收藏家沙志明前辈去看过昆剧《钟馗嫁妹》。此戏说的是钟馗得到同乡好友杜平资助银两,进京赴试得中头名状元,却因面相丑陋被皇帝免去状元之职,他一怒之下,撞阶而死。杜平又将钟馗隆重安葬,后将钟馗平生冤苦奏与圣上。就这样,钟馗在死后被封为“驱邪斩祟将军”,为报答杜平的恩义,钟馗遂亲率鬼卒于除夕返家,将妹妹嫁给了杜平。
沙老是我的老邻居,又是家父的至交。当时他告诉我说,这是一折鬼戏,你不要怕。果然,戏中鬼有六个之多。四个小鬼,一个牵驴,一个打伞,一个挑担,一个打着灯笼,外加一个鬼头儿,都是钟馗的跟随。正所谓“挨挨挤挤,鬼头厮混”“一队队大鬼狰,一行行小鬼狞”。钟馗的容貌确实也丑陋:豹头环眼、络腮胡须、举着宝剑、踩着小鬼……可他毕竟是个屈才文人,只不过“误入深山鬼径”才“改变旧日容颜赴帝京”。怎奈皇帝嫌弃他貌丑,钟馗一气之下,于朝门自戕,到了阴间,却做了玉皇大帝的“驱邪斩祟将军”。更具传奇意味的是,死了的哥哥要送自己的妹妹出嫁,嫁给在人间他已无法报答恩情的知己。于是,此折戏虽为鬼卒、恨事,却又人趣盎然、人情浓厚。
后来我知道了《钟馗嫁妹》戏,出自清人张大复所作传奇《天下乐》,全剧早已失传,仅留《嫁妹》一折。最初是侯玉山主演的。侯玉山是北方昆曲演员,11岁向刘桐德学武丑,17岁师从昆弋名净邵老墨,专攻架子花脸。先后在京东一带搭班演出花脸、武丑戏,深受欢迎。曾参加演出反映明末市民运动的戏曲《五人义》等剧抨击封建制度及统治者,声援“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期间,归家务农。1949年后积极参与北方昆曲剧院的建院和演出,课徒授艺,为北派昆曲培养出一批演员。
沙老说,“钟馗本来是个文人秀士,相貌端庄,是被鬼毁其面容。即便丑陋,他也是刚正善良的。”所以侯玉山在表演中,传达出了人物的这一特点。在脸谱勾画上,他不单纯勾画黑红花脸表示其丑陋,而是丑中见美,突出他善良可爱的一面。另据资料记载,侯玉山从15岁开始演《嫁妹》,他所塑造的钟馗形象,在内心世界和外在技巧的结合上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也因此赢得“活钟馗”的美誉。
对这只民国五彩人物花瓶,南京艺术学院李教授点评说,这两幅故事瓷画,线描人物生动,用彩浓艳明确,可见窑上工匠的艺术造诣。画中人物“冲破现实的限制,把幻想提升到浪漫主义的高度,用色彩赋予故事的生动、人物精神的瑰丽。
民国时期的瓷器,胎釉结合疏松,口沿处虽残破,但可以看出它没有厚唇凸起的感觉。造型上画工也有较为粗暴的处理,直线与曲线交接不够顺畅,整个造型给人以生硬之感。从底足看,也缺一些滑润的感觉,当手持时,有易于滑脱之感。但是,相较于今日之赝品的纹饰绘画的呆板、人物造型刻画的不准确,还是有较强的可比性的。
总之,民间瓷器受大的时代环境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征,虽比不上清代的漂亮,也具备自己的一种五彩之美,因为社会变革造成的特殊心境,从一定意义上讲,它的笔彩意味,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心态和生活态度,当然也有这个时代窑工艺匠的美学认知的影子。
徐悲鸿香港办展 灰布军装助抗战
如何鉴别铜镜真伪?
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作品在京展出
“碎片”李智华作品展
湖北美术学院2019级普通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已寄出
“水+墨:回望书法传统”展览开幕
收集近千件艺术作品!广州青少年秀才华时刻,3场艺术展轮番亮相
“沉默的叙述”展
“海上丝路与世界文明”影像展
邮票里的湘潭元素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2019年艺术类本科录取通知书快递情况
“光·合作用”江超 谢琦双个展
籽料手串“配对”看这几点
刺猬紫檀家具保养有讲究?
“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国博开幕
“你从未见过的100种奇葩泡面”孤独的泡面展2.0
王如何国画小品精萃展在山西省图书馆开展
武明中:视外观内
吴昌硕钱瘦铁及当下海上画作中追寻三生长忆是江南
容铁书画篆刻精品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组图)
“网红”遍地 人间异珍:香港苏富比2019春拍侧记
“匠心匠艺”在马耳他展示中国工匠精神
良渚珍品亮相故宫 展览将持续到10月20日
中国文联干部职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在京开幕
“筑墙练习”施昀佑个展
中国新生代女性艺术家精品展于天津开幕
淡水珍珠怎么保养?
杜明执导电影《我的书画梦》我的书画,你的梦(组图)
“历史光影”摄影展再现香港沧桑巨变
水墨丹青绘文渊——浙江画院走进文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