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在上海徐汇艺术馆古色古香的展厅中,一组绚丽多彩、变幻多姿的数字艺术作品颇为引人注目。这组名为“MutatorVR”的艺术作品由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计算机艺术学科创始人威廉·兰瑟姆(William LATHAM)教授创作,将生物学中的DNA进行了数字处理和艺术加工,让其以绚丽的色彩不断盘旋、缠绕,以数字手段模拟并展现DNA的作用过程。
威廉·兰瑟姆希望能让艺术汲取不同学科的创意与特性,不断创新当下信息传播和艺术创作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与创意成为了推动艺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也为海内外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新方向和新领域。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举办的艺术创意谷驻地实践艺术展“跨·界CROSSOVER”28日在徐汇艺术馆开幕,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访问学者共聚上海,聚焦数字艺术的跨界尝试,探索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计算机艺术学科创始人William Latham教授、日本跨媒体艺术家牛大悟(UshiDaigo)、英国视觉艺术家凯林·布瑞克(Celyn Bricker)、中国先锋艺术家陈文华、比利时跨学科音乐艺术组合Passepartout Duo(NicolettaFavariChristopherSalvito)等六位国际艺术学者参与驻地活动。来自上海各高校的艺术师生、艺术爱好者、策展人、收藏家等近百人参加开幕式并观展。
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交大文创学院院长张伟民教授介绍说,今年展览的主题是“跨·界Crossover”,其实就是希望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艺术领域的数字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们共同探讨当今艺术应该如何“跨界”,让更多的学科与艺术领域深度融合。“希望这个问题,能让艺术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向多领域辐射、拓展,尝试不同学科的跨界、重组,引领更为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
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上海交大文创学院的“艺术创意谷”项目已经走过了三载春秋。三年来,艺术创意谷项目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冰岛、德国、比利时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学者来到上海驻地学院,与国内知名艺术家、策展人、行业从业者展开艺术文化交流。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学者们不但会在上海进行艺术创作,参与艺术活动,还会在学院开设讲座、工作坊,让青年学子担任“艺术助理”,参与前沿艺术创作和跨文化艺术实践,亲身体验国际艺术行业的魅力。
目前,艺术创意谷项目已经在沪上知名艺术馆开展过5次大型成果展,并开设多场校园工作坊、公众讲座,覆盖总受众超过10万人次。
展览开幕式上还召开了主题为“CROSSOVER艺术”主题研讨会,邀请艺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评论家、艺术从业者共同探讨艺术实践型人才的未来培养方向。
上海交大长聘教授,原芝加哥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本次展览研讨会学术主持人乔佛里·阿兰·罗德(GeoffreyAlanRhodes)教授表示,科技一直是推动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未来艺术实践型人才培养必备的基础学科之一。“未来的艺术学科,不但需要融合艺术、人文、科技等多个学科,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和技术水平,让艺术能够融汇多个基础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创造新的社会价值和产业价值。
上博举办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展
刘瑞明入选《中国书画形象大使》
“贾广健艺术馆”揭牌仪式暨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举行
中国作家书画院在京成立
胡正伟个展在西安皇城美术馆举行
首届CAFAM未来展关注青年艺术生态
纽约画廊纪念已故插画家安东尼奥洛佩兹
纪念陈之佛先生逝世五十周年
那达慕大会期间将办多项书画活动
“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推出海南作品展
“四大古都”中国画名家作品交流展启幕
书画频道走进鄂尔多斯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穿越回延安
中国美术馆提出全新理念 新春汇聚十馆群珍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题内容简介(三)
“影像•新奥——新老照片展”在北京开展
第三届法国当代艺术展将办
一部视觉版中国现代美术史
袁熙坤获匈牙利文化最高奖
金秋六合,看“茉莉花”乡百“画”争艳
这一年,是什么让10万观众饱眼福
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在京成立
“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更换展品
卢禹舜:国家画院要出作品、出人才
“湖南百年”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面世
2012第二届造型艺术新人展
浙江画院喜迁新址
赵曼画作
老一辈美术家文献整理抢救迫在眉睫
首个客家民间博物馆在福建连城揭牌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