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正仓院宝物展又一次迎来了十月秋日的绚烂。每年的枫叶季,全球各地有数十万人赶到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只为一睹闻名世界的“正仓院展”。今年的正仓院宝物展和往年有所不同。疫情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的文博机构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正仓院宝物展也不例外。
“缪斯·艺术史——呈现艺术的力量”南京大学缪斯基金国际文化艺术专题系列讲座举办之际,正值今年第72届正仓院宝物展展览期间。正仓院宝物展策展人、“缪斯·艺术史”受邀讲座学者内藤荣,就此次第72届正仓院宝物展内容、疫情之下展览的策划与筹备以及讲座主题接受了采访。
Q:今年的展览有什么特别的看点?
A:其实每年的正仓院宝物展是没有固定主题的。每年选择出展宝物的基准,是确保当年展出的宝物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展现出正仓院宝物的全貌。因此一般都会从艺术品、日常生活用品、古代文书等各类里,分别挑选宝物进行展出。
但是今年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展出了较多的药物与武器装备。另外,听起来或许会让人有些失望,今年我们没有展出圣武天皇的宝物。在总计约9000多件的正仓院宝物中,属于圣武天皇的宝物仅有不到100件。我们有着这样的规定:圣武天皇的某件宝物一经展出,将待至少十年之后,才会再向公众呈现。由于去年已经展出了许多,所以今年一件也没有选用。作为补偿,今年展出了许多与圣武天皇宝物同时代被收藏进正仓院宝库的药物。
Q:虽然今年日本各方面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但是正仓院展还是决定正常举行。请问在展览之前的准备阶段,馆内是否有因为疫情而反对开展的意见?
A:就在今年日本疫情最严重的四五月份,我们必须决定今年是否要举行正仓院宝物展。当时负责展出的奈良国立博物馆与负责宝物管理的宫内厅都迟疑不决。但是,我们最终还是认为,如果因为疫情而中断了已经延续了71年的办展传统,实在可惜。正仓院展不能输给疫情。因此我们奈良博物馆向宫内厅提议,今年还是要继续开展。
我们的措施,首先是减少每日参观的游客人数。按照过去的经验来说,在每届为期17天的展览期间,博物馆要接纳约23万人次的游客,平均每天1万3千人。但今年我们大幅减少入馆人数,每个小时最多进入300人,每天大概是2400人左右。从整体上来说,今年的观众人数大概是以往人数的五分之一。因此今年我们开始在网上预约售票。网上售票这件事在中国来说或许再平常不过,反而是日本在这方面或许有点落后了。
我们开设了贩卖正仓院展画册与周边产品的线上购物网站。这或许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对于奈良博物馆来说却是从来没有做过的。以前顾客都是使用传真来订购,然后通过邮寄现金才能购买。但现在其实已经几乎没有人还在使用传真了。可这样的做法却延续了20多年没有改变过。现在,博物馆像亚马逊一样在网上贩卖周边产品。我觉得,疫情真的是一次让博物馆浴火重生的绝好机会。
不应该总想着回到过去,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来改变,才能做出更符合未来情况的展览。
Q:由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线下活动恐将持续受到影响,有没有考虑开拓更多的方式或途径来展示藏品?
A:我们拍摄了大部分正仓院宝物展的文物并制作成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上。近几年有关正仓院展宝物录像的限制也慢慢开始放宽。为了准备正仓院展,我们把工作人员在对宝物进行点检以及运输时的场景都用摄像机记录了下来,之后也会上传到社交平台上。
不仅是宝物本体,各种具体的工作场景能够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也是我们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做法。
Q:今年的正仓院宝物展是您负责的第25届了。作为这个研究领域屈指可数的专家,您有很多机会近距离接触和观察这些宝物。在这过程中您有什么深刻的感触吗?
A:研究正仓院相关内容的学者中,能够真正接触到宝物的人其实少之又少。管理宝物的宫内厅也设有很严格的限制,除了奈良国立博物馆之外,无论是文部科学省,还是普通的博物馆或者私立美术馆,平时都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宝物。
对于研究者来说,能够近距离观察甚至亲手去触摸和感受这些宝物(比如各类乐器),与站在远处观察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在手里掂量乐器的时候,就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它的音色和材质。还有许多宝物的细节,也只有在近距离时才能够观察到。
Q:今年南京大学缪斯基金策划了国际文化艺术专题系列讲座“缪斯·艺术史——呈现艺术的力量”。您作为受邀学者,即将为中国的大学师生们开展有关正仓院宝物的讲座,请简单介绍一下您讲座的主题和内容,以及您对这次讲座有怎样的期待?
A:够使大众认知到以往对正仓院宝物的误解,不被夸张的宣传所误导,是我想通过这次讲座达成的目的之一。我还想让大家知道,原来还有这样值得关注的文物存在。中国古代唐朝的文物能够如此完整地保存到现在,这些文物是从中国的哪个地区传来的? 是谁在什么时候带来日本的? 如果有机会,其实我更想把宝物一个一个展开来,仔细介绍。
《可爱的昆虫》教学反思
美术作业如何评价的思考
正确评价美术作业
寓言、神话配画
做性格倔强的学生的朋友
用心和学生“对话”
情感教育从小学美术课堂开始……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教学反思
生动的一课
美术教学反思(三)
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
《蚂蚁搬家》教学反思
《献给教师节的画》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欣赏反思
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
《小动物盖房子》教学反思
关于备课——快乐准备 快乐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
《五角星》教学案例及反思
《你的家 我的家》教学反思(二)
“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审美特征
让学生在想象中成长
《制作纸花》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图形的联想》教学反思
《过新年》教学反思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适当处理教材的心得体会
以“游戏性”的方式开展美术活动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