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家园——‘一带一路’国家美术作品展”作品 型国际性美术作品展览“共同的家园——‘一带一路’国家美术作品展”于11月2日在中华艺术宫拉开帷幕。
展览分为“美丽丝路”“美好家园”“美美与共”三个篇章,旨在以艺术作品生动体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展览共展出208件作品,包括了与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69个国家141位艺术家的145件精彩作品,以及71位中国艺术家的63件代表作。
这些作品生动展现了艺术家们用诗意的视觉语言所进行的美与善的对话,也生动诠释了“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的主题。通过展览,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带一路”连接着过去和当下,连接着现实与梦想,是参与共建的各国人民走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本次展览汇集众多国家艺术家的精彩作品,地域和文化跨度大,规模上大大超过了以往。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沈捷表示,如何在疫情发生、进出口不太便利的情况下推进国际展览,是摆在策展团队面前的主要困难。
据了解,此次展览作品主要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的历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优秀作品、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版画交流项目”入驻艺术家的作品、中国国家画院藏“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此外,80多家各国驻上海领事馆推荐作品也让此次展览增色不少,老挝领事馆还特别邀请本国知名艺术家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了新作品。
“进博会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重要平台,也是文化交流的良好契机,我们希望利用好进博会这个平台。”沈捷表示,中华艺术宫在今后的进博会期间,都将举办相关美术展览,从而更好推动国际文化交流。
据悉,“共同的家园——‘一带一路’国家美术作品展”将持续展至2021年3月31日。
小顾聊绘画警示艺术教育普及不足
俞兆平:论艺术的抽象
艺术传媒春天还远吗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无酒不能画的傅抱石(图)
张凡凡:清新女王的清新之梦(组图)
专访马轲:力的画家
什么决定着中国画的高下
现代技术:非遗传承的双刃剑
艺术天才如何表达忧郁(图)
3D打印仿制艺术品是把双刃剑
风雅名士金武祥的岭南生涯(组图)
向京:和年轻艺术家聊天
手撕书法:指尖上的舞蹈
冯博一:关于策展和策展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思考
苏东坡是摄影人的榜样
刘礼宾:四个关键词看懂实验艺术展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五探 从齐派山水看白石内心(组图)
秦天柱:吝惜笔墨方得花鸟精髓
当前城市雕塑作品最大弊病就是没有思想(图)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图)
徐小虎:收藏者在乎真假 学者则不必
吴东民:临摹也是创作
朱家溍先生与故乡(图)
书画禅僧一音禅师:师事名门 艺称国手(组图)
飞行员褚铭泉的别样书法(图)
海归艺术的下个十年何去何从
中国当代书坛两高峰——林散之与沙孟海比较研究
浅识吴冠中的中国画创作思想
靳尚谊:我是如何画彭丽媛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