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11月24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从数以千计馆藏铜镜及相关文物中精选出260余件(套)展品,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系统展示铜镜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

图说:唐代·“大吉”嫦娥月宫纹葵式铜镜(局部) 主办方供图
近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遥距几千里外,一面美好寓意的唐代“大吉”嫦娥月宫纹葵式铜镜在国博的展厅展出。铜镜背面是一幅月宫图。钮右上方饰一株桂树,枝繁叶茂;嫦娥身姿飘逸,一手托盘,一手托幅,上有“大吉”二字。跨越时空,在一千多年前,古人铸造这面铜镜时雕刻“嫦娥奔月”的传说,寄托着对星辰的崇拜,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如今,嫦娥五号发射成功,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迈得更稳更远。在具有特殊意义的今天,不少观众在这面“大吉”的铜镜下打卡合影,祝愿祖国更加繁荣强盛。
“中国大宁”的美好寓意
铜镜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日用器具,传世和出土数量极多,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的收藏门类。目前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延续使用至明清时期,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铜镜在古时有哪些用途呢?该展展览助理赵玉亮介绍,铜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常以梳、盒、奁、钗等与之配套使用,共同供人们完成梳洗的日常活动。不少铜镜都有铭文,铜镜铭文有一部分为吉祥语,表达了人们渴望生活富足、延年益寿和加官进爵等美好愿望。

图说:西汉“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 主办方供图
展览中,最有名的是西汉时期“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它便是因铭文得名。这面铜镜于1951—1952年在湖南长沙伍家岭出土,此镜镜背鎏金,圆钮,柿蒂纹钮座,间饰兽首纹。镜背纹饰由一周双线弦纹分为内外两区。方框外饰博局纹中的T形纹,间饰羽人、玄武、朱雀、瑞兽等。外区间饰朱雀、青龙、独角兽等瑞兽,有些瑞兽的头部已经延伸到内区。镜缘铸有五十二字铭文带一周,铭文表达了人民希望国家安宁,子孙昌盛的愿望。
铜镜可照出人之美,也可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在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历史中,中国古代铜镜镜背装饰呈现出迥然不同时代艺术特征。这不仅与铜镜的材质、尺寸、技术和功能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更是各个时代文化风尚的真实反映,形成丰富多彩的古代铜镜艺术。

图说:唐代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 主办方供图
记者看到,一面唐代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制作工艺精湛,图案构思巧妙有趣,此镜镜背嵌螺钿刻画人物、树木、鸟鹊等。钮上方一株花树,树两侧各一振翅翘尾的鹦鹉。钮左侧端坐一人,手弹琵琶;右侧坐一人,手持酒盅,面前一鼎一壶,背后立一女侍,双手捧盒。钮下有仙鹤、水池,池内和池边有嬉戏的鹦鹉。此镜的雕刻技艺极为精细,老人的衣服、胡须及怡然自得的神情,鸟雀的羽毛,花叶的脉络,都一一毕现。
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弦纹铜镜也出现在展览中,妇好的身份不简单,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使用过的这面弦纹铜镜镜面微凸,镜背中央弓形钮,圆钮座,钮座外饰凸弦纹七周,弦纹间有放射状排列的短线,造型独特,十分有艺术感。
文化交流的“使者”
年月变迁,铜镜也逐渐走出了古代女子的闺房,成为汉代、三国两晋时期和隋唐时期文化交流的“使者”。
赵玉亮介绍,随着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凿空西域以及东汉时期班超等在西域地区的经营,大量的汉朝物产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亚、西亚等地区,包括铜镜这类日用品。三国两晋时期,伴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佛像开始与神仙图像共同出现在铜镜装饰中,反映了当时中国早期佛教依附于神仙道术传播的史实。

图说:“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主办方供图
以吴国工匠为代表的中国工匠东渡日本后,将当时流行的画像镜与神兽镜结合,制作出具有神兽镜主要特征的“仿制镜”。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包容并蓄的开放时代。一方面,外来文化汇入到中华文明中并使其更加勃兴,另一方面,各国派来的遣唐使、商人等将唐代的文明成果带回各地并落地生长,精美的铜镜成为当地重要的收藏,丰富了世界文化面貌。
其中,瑞兽葡萄纹铜镜就是吸收异域文化元素的典型物证。瑞兽葡萄纹镜是盛唐典型样式,镜背由葡萄纹和珍奇异兽装饰。此件铜镜镜背为伏兽钮,主装饰带由连珠纹圈带将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饰两组姿态不一的狮形瑞兽、尖喙长颈神禽和开屏孔雀,隙间配饰葡萄枝叶蔓实、飞蝶等。外区为飞鸟、蜂蝶、蜻蜓及葡萄蔓实相间环绕,外缘饰卷草纹一周,展示着异域文化的独特之美。

图说:金代“承安二年”吴牛喘月故事铜镜 主办方供图
徜徉“镜中世界”,还可以发现不少有趣的细节。比如一面会讲故事的铜镜——金代 “承安二年”吴牛喘月故事铜镜。此镜上部为天空,饰云托月,下部为波涛起伏的河水,洲上卧一牛,翘首望月。据策展人介绍,“吴牛喘月”讲的是江浙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因此发喘。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赵玉亮介绍,吴牛喘月镜是金代人物故事镜中最常见的图案之一,主要流行于金世宗大定至金章宗明昌、承安年间。
郭淑玲 Shuling Guo: 5–6 PM
机制背满文“宝福”宣统通宝初探
雍正皇帝《宴月旧作》诗轴赏赐留保考
浅议2000年第九版军用粮票的收藏价值
钻石保养、钻石清洗专业指南
“艺起守护 重启美好”南沙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
邮票上的好莱坞传奇
从哪些方面判断蓝宝石的品质?
邮票中的红色财富 文字票的收藏投资
葡萄酒除了储存在酒窖里还能存在海底
竹雕的收藏和保养
岭南文化艺术馆开馆 百余件艺术精品亮相
中国古代漆器的分类与制作方法有哪些?
“次表面湿生”张文心个展
对“泰兴号”沉船和民间收藏德化瓷再认识
烟标上的天后妈祖
文史大家书法家周退密题花笺
明清老家具中常用的木材介绍
磁州窑瓷枕残片说“空对金瓯”
木雕工艺品保养注意事项介绍
“点亮梦想——去太空开画展”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什么样的翡翠才能达到收藏级
中国十大珍稀电话卡
远古时代的青铜剑
设计互联发起设计策展计划 现公开征集策展方案
赤子丹心绘英魂
唐寅东海万年桃为谁所绘
光的呼吸——鲍蓓新作展
北京国子监图景的民国纸币
看日本馆藏的龙泉窑青瓷及其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