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人:两院附中 刘洋教学目标:《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 课题:谁不说俺家乡好 年级:初中
1、通过欣赏和学唱山东民歌,使学生感受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山东的本土文化。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教室布置: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教学方案:
一、感受山东
1、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观看“山东风光”录像片。
2、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山东” (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参考资料: [名胜古迹]:有“五岳之尊”的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的“三孔”,“泉城”济南、“齐国故都”淄博、“人间仙境”蓬莱、“世界风筝都”潍坊、“道教圣地”崂山和昆嵛山、“国际啤酒城”青岛、“国际葡萄酒城”烟台、获“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的威海等著名的旅游胜地 [山东名人]:孟子、孔子、蒲松龄、李清照、焦裕禄、孔繁森等 教师: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有3000多公里黄金海岸,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艺术文化。
3、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索、发现山东的民间艺术。 教师:请同学们围绕以下几个小版块讨论一下:你所知道的山东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 [民间美术]:以潍坊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农民画为代表 [地方戏剧]:吕剧 [山东曲艺]:山东大鼓(梨花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板等 [民间歌舞]:山东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 (小组讨论,教师归结)
4、欣赏胶州秧歌片段,体会山东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 (学生感受到山东秧歌具有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 5欣赏相声《山东话》片段,体会山东的方言韵味,师生学说几句山东话。
二、学唱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
1、欣赏歌曲《沂蒙山好风光》。(讨论《沂蒙山好风光》属于民歌的哪一类)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 学生自学歌曲 (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5、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教师: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山东民歌的特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民歌更加优美动听
三、延伸与表现
1、认识招远的标志,观赏招远的风光片。 参考资料: 在中国的山东半岛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遍地藏金,以拥有全国最大的黄金矿田和全国最高的黄金产量而被誉为"中国的金都";这里是"龙口粉丝"的发祥地和主产区,被世人称为"银丝之乡";这里是最早引种日本红富士苹果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红富士之乡";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森林公圆、班仙洞等风景区;刚刚冠名的北京——烟台的“中国金都号”列车,使招远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冠名列车的城市;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山东招远!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入艺术活动,深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 [音乐组]:唱唱自己所会的山东民歌或观赏山东秧歌表演,模仿自编大秧歌。 [剪纸组]:教师发给学生相关资料,学生自己设计剪纸。 [创编组]:“老调新唱”赞招远。 观赏招远风光,小组讨论用《沂蒙山好风光》的音调创编一首赞美招远的歌。 (各组创编并展示)
五、小结 教师:山东好,招远好,谁不说咱的家乡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简介
辽宁科技大学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简介
素描半身像之手部训练
河南大学简介
天津财经大学简介
泰山学院简介
三明学院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简介
皖西学院简介
解放军艺术学院简介
宁夏大学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简介
天津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简介
淮南师范学院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简介
郑州师范学院简介
安阳师范学院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概况
合肥学院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简介
山东女子学院概况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简介
北方民族大学简介
北京农学院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简介
鲁迅美术学院 中国九大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