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来年,中国美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之日起,以中国特色为 前提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涉及面之广大、体系之完备(大纲、课程、教材等) 让人感到欣慰。然而,与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美术教育比较起来虽各有优劣,但综合权衡起来,又不得不承 认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从美术教育的目的任务来看。 德国巴伐利亚州(1985年颁布)小学美术教育目的任务是,为儿童提供自由绘画的机会,激发他们丰 富的想象力;使儿童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得到快乐,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创造能力;教师应指导儿童有意识地注 意和观察,在熟悉制作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基础上,发挥他们的表现能力(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参观教堂 和博物馆,使儿童有机会看到真正的艺术品;使儿童在年度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装饰布置和多种形式的游戏 表演。 日本文部省(1980年实施)新订的小学美术学习指导精神(目的任务):①培养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 ;②培养儿童热爱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情操;③努力发掘每一个儿童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智能和技能;④造就轻松 、活泼、充实的校园生活气氛;⑤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则的同时、对孩子进行适合其个性和能力的教育;⑥精选 教学内容,调整授课时间;⑦各校谋求更加具有弹性的教育,即根据各地区儿童的不同情况,制定贴切可行、 各具创意的教育方式。 我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①小学美术课应使学生掌握 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品德 、意志的培养;③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大纲制定的教学目的来看,德国、日本的美术教育注重素质的培养,重视人的创造能力与评价能力,强 调个性形成,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把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 面谐调的人,将生活乐趣、艺术实践、社会服务三者统一。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除了讲究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外 ,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别考虑政治前提下的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美育。这说明中国在小学美术 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础和本国国情,正在逐步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方向转换。
二、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
康熙瓷片上的孟浩然诗剑赠友
万幅摄影作品亮相古城平遥 线上展览打造“电子古城”
清末嵌玛瑙银帽饰
巴黎FIAC博览会宣布取消,引发部分参展画廊不满
第三届大湾区生活艺术节—“重构现场”当代公共艺术展即将举行
收藏铜墨盒应该怎么挑选
亿万年熔炼出的“燕子石”
明代青花罐上演绎“貂蝉拜月”
“荒林沃若”汤哲明 尹朝阳 丁健飞作品展
鸡翅木家具的优缺点
FAS潮流艺术展昨天开幕
阜平·中国风景摄影大展举办
一枚徽章一段历史
高蝉多远韵 茂树有余音
中国首座省级青铜博物馆闭馆三月重新开放
深圳北部艺术高地——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时间,历史,我们(为何而战?)”蒲英玮个展
蒯惠中“丹青千里”山水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
“凝神写像”张伟油画肖像展
第七届西岸博览会公布画廊单元名单
“范勃:无形的剧场”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大美术”倡导者朱曜奎艺术展在京开幕
洛杉矶国际网络艺术节暨比佛利艺术在线展览月底揭幕
漆墨通情——乔十光作品展
宋代银箸
酱香白酒的五方面收藏价值
趣味地讲述戏剧故事
“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首次重归故里
浅议1999年版50元纸币的收藏价值
李祥携五百余件体育藏品走进服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