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试时对 色彩关系的把握(色调)
很多美术高考生画色彩静物时,只注意单个物体的色彩关系,而忽视一组静物的色彩气氛,一张画逞现给人的总体印象,一幅画的整体色调,多数学生画画出现花脏黑乱粉等各种因素,这些都是对整体关系把握不足。
二、应试时对明暗关系的把握(色彩明度)
美术高考生画色彩时,不注对明暗关系的表达,也有过分强调明暗关系的。这样画面层 次比较单一。色彩力度不够,造成粉 里灰的现象,其实素描是绘画基础,色彩是绘画重要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很多考生没有很强的造型能力,以至于画画塑造能力不够强烈,但是 只画素描关系的色彩也不是好的色彩画。
三、应试时对物体冷暖关系的把握(色彩的冷暖关系)
大多数美术高考生都知道三组对比色(互补色),这是构成冷暖的重要部分,其实同类色里也有冷暖,所以冷暖是相对而言,要灵活运用冷暖,不同的物体也相互比较就能很好的区分出它们的冷暖和不同的色彩属性。
四、应试时对色彩纯度的理解(色彩纯度)
静物色彩的纯度取决于整体色调的安排,如果整个很灰,就不要画出很纯的物体,这样破坏色调,如果静物很花乱,就应该降低纯度,让画面和谐,前面的物体可以画纯一些,后面的就灰一些。依照画面的需要安排纯度的变化。
五、应试时对固有色的把握(固有色)
一个物体的固有色是光决定的,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其实对固有色的把握很简单,因为它们很明确,但是画色彩不能只画固色,要把冷暖和固有色结合起来画,依照感受画。
六、应试时对环境的理解(环境色)
环境色是物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能故意加强环境色,这样画面会有很生硬,根据对象的真实感受来,环境色一般在物体的暗部,当然不同质感的物体亮部也有。把环境色和整体色彩关系一起画,就会更加和谐。
七、应试时对空间关系的把握(色彩的空间关系)
一般的美术高考生很难画好空间,对于空间的表达不但要画素描关系,也要画色彩关系。素描关系通过黑白灰来表达,画时注意白色和重颜色的成份多少。色彩关系通过冷暖来表达。物体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会有不同的冷暖变化,通过对比它们不同的色彩关系,就能画好空间关系。
八、应试当中不同物体质感的表达(质感)
很多美术高考生问:老师玻璃怎么画。我没有具体说怎么画,对于不同的物体其色彩和表现手法应该有不同的变化,不能总按一种方式去画所有物体,通过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笔触能很好的表达物体的质感。也给画面带来生动性。
九、应试中的风格问题(表现)
风格对很多美术高考学生来说是一种误导,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风格问题。 很多学生问:老师这样的风格能考上美院吗?我也很难回答,我只能告诉学生,你把这些基本的东西都画好,考什么都行。其实风格是一个人对绘画的表现和喜 好,南方人画色彩很明亮,中国美院色彩漂亮好看,大块笔触。北方人画色彩很厚重,整个色调很暗,注重造型。大多数学校运用切面画法,固有色较多,中央美院 喜欢高级灰,结实,清华美院喜高亮调子,整洁、清晰。其实只要把色彩关系画好,考什么都行。
以上这几点:(色调、色彩明度、色彩的冷暖关系、色彩的纯度、固有色、环境色、色彩的空间关系、质感、色彩的表现方式)是画色彩中常见的要点。绘画中不要死记硬背,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画画是艺术创造性活动,多动脑和手多加练习才能提高对色彩的感知和变现能力!
红木材料史的活化石
五老画展彰显中国油画“境界”
景德镇青年艺术家瓷艺展在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展出
《黄河》油画长卷现身中国美术馆
故宫特展带你穿越紫禁城600年变迁
用艺术表达善意 妙相·梵音——卫星、若楠艺术展开幕(组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林乐成教授为正式全职加盟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复建派与废墟派争论中的圆明园保护在小心探索(组图)
【博宝展讯】杨晓阳 | 艺品万家·大家风范——中国水墨名家邀请展
汉中山王陵及王室墓文物特展在西安汉阳陵开幕
时隔九年台北故宫“书画三宝”将合体展出
“玉出红山”展国博开幕
壹美美术馆国庆专题展启幕,15位艺术家共诠“初心之美”
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开幕
《驿使图》画像砖发现始末
2021年浙江高考报名办法
现场|2020艺术万州:共在樱花渡
物以犀为贵英国罗斯柴尔德分解犀牛角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将转设为西安传媒学院
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中国·最美农民”书画邀请展隆重开幕(组图)
和田玉的养护
回溯:丁文卿个展亮相上海索美M50画廊(组图)
“问石论艺——姚仲达师生印钮艺术雕刻展”在宁波天一阁开幕
“初心之美——壹美美术馆国庆专题展”亮相壹美美术馆
“百年上海设计展”,以设计讲述城市历史和时代审美
我收藏的四枚国庆纪念章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张叔良与他主办的《苏州明报》
“一花一世界”国际当代女性艺术家联展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寿字菊瓣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