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信息:
2020艺术万州:共在樱花渡
2020 Art Wanzhou: Together in Cherry Blossom
指导单位:重庆市万州江南新区管委会
Guidance by Chongqing Wanzhou Jiangnan New Area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主办单位: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
Hosted b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onverged media center
承办单位:重庆禾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Organizer by Chongqing Heli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协办单位:重庆潢新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Co- Organizer by Chongqing New Artistic Space Brand planning Co. LTD
展览时间:2020年9月29日 — 10月31日
Duration: Sep 29th – Oct31th, 2020
展览地点:重庆市万州区江南新区樱花渡体育公园
Address: Cherry Blossom Park,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开 幕 式:2020年9月29日20:00
Opening: 20:00, Sep 29th,2020
策展人:丁奋起
Curator:Fenqi Ding
参展艺术家/Artists
韩易非/Han Yifei、 潢新社/New Artistic Space、李琨/Li Kun、刘利斌/Liu Libin、普耘/Pu Yun、山羊/Shan Yang、张晋/Zhang Jin
作品名称:月隐雾门/作者:刘利斌
前 言
文/丁奋起
艺术如何走向更广泛的公众?
出于对以上提问可能性答案的揣测,让我想起了德国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美国艺术家乔纳森·博罗夫斯基的作品《走向天空的人》。艺术家希望走向无限接近又似乎难以触及的未可知处,无论是自己的内心还创作最初的灵感。而城市诸众对于一次公共艺术展览的接受度又从何谈起呢?毕竟文献展1955年在德国小城卡塞尔创始以来,已走过了整整65个年头。
除了美术馆、画廊、艺术空间这些所谓“白盒子”系统在国内的有价值实践之外,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大地艺术节、公共艺术项目、社区艺术计划的兴盛,尤其是在所谓的“下沉市场”频繁亮相,是一个值得艺术从业者和相关人士去关注和反思的现象。
一方面,由于国内民营美术馆大多依附于房地产项目,而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谨慎发展的宏观思路影响,这类美术馆的资金链和人才储备并不顺畅稳定。另一方面,美术馆、画廊、艺术空间的圈层化、高成本、长周期、低回报,导致资方和管理层对于这种“硬资产”运营方式顾虑重重。而且到目前为止,国内艺术机构并没有找到更有效的运营模式,以及符合本土市场和文化趣味的发展路径。
相反,田野、乡村、公园、广场,甚至是整个街区,此类的户外空间场所与公众的距离更近,艺术家对此类创作场地的空间要求也更加灵活,而且绝大部分该种类型的艺术家,遵从艺术生产的在地性原则,无论是对作品展陈空间的需求,还是创作材料的选择,都会充分考虑作品与展陈地的文化关联、自然风貌特征、历史地理背景,这也是人类学田野调查工作逻辑被艺术家广泛借鉴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在展览活动在新闻传播层面也更容易被媒体焦点放大,为公众所认知、接受、并逐渐地理解。因此,低成本、高效率、亲和力、互动性、就地取材的所谓“大地艺术”获得国内地方政府和资本的青睐。纵观国际间的优秀案例,不外乎德国的“明斯特雕塑项目”和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这两个活动也是被国内从业者、政府考察团观摩和谈论最多的艺术盛事。
艺术下沉至基层城市及其社区公园参与活力再造,成为本次公共艺术项目的显著研究方向。突显艺术的生长性和在地价值,切入到营造人和社区的亲融和谐的境界中去,从而创造出城市文化生态景观、公共艺术作品与现代社区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这也是本次展览所要探索的重要学术目标之一。
万州,长江上游最早开埠的码头城市,随着成都重庆的飞速发展,成渝万三足鼎立的格局,曾经共同发展的愿景在万州明显放慢了节奏。但“三峡平湖”的长江景观再造,似乎为万州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万州江南新区樱花渡体育公园内的公共艺术项目,也是这座古老城市对于当代艺术的接纳和包容。“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明·边贡)”,欣逢国庆中秋双节重庆,祝愿艺术万州,共在樱花渡。
Exhibitionline Vol.29
2020 ART WANZHOU
艺术万州:共在樱花渡
有请推介
P l e a s e v i e w
狒狒
这一期是首次多位艺术家联合的线上展。可以见到不同年龄层的艺术创作者,各位的作品都很具有较强的表达性。作品们展示的地点由展厅到了生活日常里,融入在建筑物里,为景观增添新的视觉。
很期待的展览,众多优秀的艺术家齐聚一堂,一场神仙打架的视觉盛宴。共通探讨城市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记忆,痕迹。。。这次展览的场地也非常大,观众能更沉浸的去感受作品。与作品互动,我想到时候真的会非常享受~期待开展~
空空
南
这次这么大型的在地装置展很期待,从听到分享开始就很期待,而是展览会持续到十月底,就有机会到现场去看到,以大地作为画布和创作的画框 ,本身就是很酷的事,而且看到策展人丁奋起老师更是双重激动~优秀艺术家的聚集场,期待了
这是一次盛大的艺术狂想,不再是笔画的感触,而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再造将概念以实物呈现在我们眼前,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作为重庆万州的朋友们有眼福咯~
果果
参展艺术家
01
艺术家丨韩易非
1988年生于四川南充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
现工作于成都四川音乐学院
作品名称:《Gu》
材质:塑料 不锈钢
运行方式:电力或风力驱动
尺寸:主体部分为142 X 65 X 65cm
重量:7kg
作品原理:
风能带动扇叶运转,再由减速齿轮系统增大扭力,带动摇臂在轮圈为环装结构的空间范围以内做圆周运动。摇臂上的线头分别穿过平均分配在圆环上的滑轮与各块骨头相连。当摇臂圆周运动时,相处于圆环上的点与摇臂之间的距离成线性变化,从而控制以垂直位移临近状态的骨头为动态S形表达。
作品的表达:
太极图中正弦波曲线与圆周运动的关系以动态方式展开。对骨骼的消解、隐喻对身体的消解,这种消解来源于自然的能量的参与。观众参与的过程最终指向的是对骨骼这一坚硬的生命经验的消解,这种经验恰是来自于对自身存在的认同,每转动一周铃铛发出一次声响,从而一次次完成消解小我回归大我的目标。
艺术家丨潢新社
2015年由艺术家丁奋起发起的一个自助型艺术生产组织近年来活跃于成都和重庆两地的艺术现场参与组织、策划实施了大量的美术馆系统展览以及公共艺术项目
作品名称:《字母座椅夜灯》
材质:不锈钢+灯带
尺寸、重量:300X46X 50cm,28kg
作品说明:
WZ是万州的英文缩写,CBP是樱花渡公园的英文缩写。作品三个功能:展览地的名称标牌+户外公园座椅+夜视灯。简介的直线造型和不锈钢的材料质感符合都市主义的审美气质。
作品名称:《兔子家族》
材质:充气玩偶+灯带
尺寸:700X460X500cm
600X380X300cm
300X260X200cm,共3个
作品说明:
三口之家是中国人的核心家庭象征,中秋团圆的寓意。兔子放慢速率的叫声跟中波调频的电流声的类似,巨大体量的作品除了形态上给人的惊奇感之外,增加了一层异化的气息。
03
艺术家丨李琨
新媒体艺术家
现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系
他运用硬件/软件/湿件进行创作
来探索艺术表达上新的可能性
他创作的装置,音乐,影像
互动程序既在音乐厅、美术馆里展演
也出现在公共空间,让人参与其中。
作品名称:《物声》
材质:玻璃钢树脂
运行方式:互动感应声音装置
尺寸:主体部分为:450 X 365 X 35cm
作品原理:
互动感应,观众走进作品或触碰作品,会发出各种自然和人工的混合声音在地性的声音采集计划。作品想要讨论的几个关键词是:记忆 . 空间 . 声音。在作品中,观众自由的在记忆与空间中穿行, 在每一个特定的位置“发现”和“听见” 可视化了的振动光波,以及弥漫在空间中的声音。通过这种弥漫性的听觉感知方式反过来再去重新“体会”空间。这件作品是对所 谓“听觉转向”的一次创作实践。
04
艺术家丨刘利斌
1985年生于河北邢台
201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主要从事当代艺术创作
他通过有意识的隐藏创作者的私人情绪
而将注意力转向绘画的方法与规则
且多以绘画本身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也在使用更加不确定及多元
的创作方式,关注周围人与城市的疏离与间隙
作品名称:《月隐雾门》
材质:不锈钢喷金属漆
运行方式:强力喷雾器+高压水管
尺寸:φ600 ,H15,W40cm
重量:320kg
作品原理:
强力喷雾器链接高压水管内置于弧形月亮门的内壁均匀喷射出50cm的水雾从公园主入口穿越月亮门,进入公园内部。月门是中国园林建造中的经典语言月亮的造型符合中秋佳节的时令也将成为园区的地标性景观之一。
2016年以来中国各大城市居民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问题环评压力是政府跟普通市民共同关心的大事。市政建设中随处可见的工地除尘喷雾便是一个明证。但是水雾喷洒在行人的身体上是一种不太愉悦的体验。
作品《月隐雾门》是对雾这种自然现象的人工化审美提升,同时也是樱花渡公园的一个巨大的加湿器。
05
艺术家丨刘佳
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2006年入驻坦克艺术中心
2015年成立现任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造型艺术系副系主任
作品名称:《万象》
材质:树脂、木
运行方式:电力或风力驱动
尺寸:80×20×82cm(12件)
创作年代:2013年
作品说明:
一直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对眼中群山的理解。我认为在东方文化中,对山的表现多以“形”为主、以“意”附之,就像汉字“山”,层峦叠嶂、各有千秋;而西方文化,在经历了古典主义,跨越到了现代主义之后,对山的理解更是多元化的,比如凡高、赛尚、康定斯基,看看他们的画是什么样子的?将我们感官中的客观结果抽离出原色、几何单体元素、纵横线条立体等等,他们的山已不再是由自然形态,而是色块、几何形或者作为另一种符号抽象出来的意识形态,只不过名字叫做“山”或者是“hill”、“mountain”。他们是主观的,也许有客观结构的影子
但是绝对是要加以改造经过深思熟虑的。
我的作品,便是由这样的思想下,结合了我对东西方艺术的理解,以空间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呈现。
它,是“山”,亦是“万象”。
06
艺术家丨普耘
2015硕士(实验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现居成都
作品名称:《100公里餐厅》
材质:住人活动板房+横幅、标语、灯箱、镭射灯
运行方式:电力或风力驱动
尺寸:
600 X 300 X 280cm
重量:340kg
作品说明:
创作背景:1988年农业部提出“菜篮子工程”,以保障老百姓的日常蔬菜供应。30余年间,中国人均蔬菜占有量从170公斤上升到了近400公斤,成为世界蔬菜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
之后的“米袋子工程”省长负责制是要解决温饱问题。
“民以食为天”,“开门七件事”,吃和食物本身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
作品原理:开幕式即作品的一部分,邀请一位万州当地的厨师+一位参展艺术家,准备两套食材,观众进入展厅后,一边进餐一边阅读观看空间内领导人话语志“中国人已经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
“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作品的立意在于响应党的号召,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并彰显艺术家的社会责任。
07
艺术家丨山羊
1980年生于四川
现生活工作于中国重庆
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院版画系
2018年毕业于该校新媒体艺术系
他运用多种媒介进行创作
在不同阶段获得多个学院创作奖
作品名称:《自行秋千》
材质:自行车轮 ,不锈钢综合材料
运行方式:电力或风力驱动
尺寸:
240X 165 X 165cm
重量:30kg
作品原理:
自行车制动原理带动秋千的晃动贫穷艺术的理念符合中国人“物尽其用”的物质观也符合樱花渡体育公园的建园主题。
08
艺术家丨张晋
1978年生于中国四川
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获理学本科&硕士学位
2007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
(NYU.POLY)化学博士学位
作品名称:《陈氏太极的另一种打法》
材质:综合材料 不锈钢
运行方式:人力驱动
尺寸:φ60cm,2个
重量:13kg
作品原理:
1934年医学博士褚民谊发明了一个练太极拳的装置他极力主张国术应该大众化、科学化。今天我想把褚先生的发明重新制作出来,并放置到樱花渡体育公园的室外空间,屏幕里循环播放一段他的习拳视频,其一招一式同我们司空见惯的陈氏太极非常不一样,来这里的人们都可以学着去练习。
“写意”造型对中国画教学问题的探讨
美术教学中的情意教育
谈美术教学中的表现性及方法
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
中学生美术成绩测评新模式探索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浅谈中国画教学
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点滴谈
格局依然走势趋新
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
美术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在哪里?
层层深入化难为易
怎样进行幼儿绘画启蒙教育
美术教学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关于美术课实施愉快教学的建议
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初探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
以新课程理念 更好的激活美术教学
谈美术的心育作用
在困窘中生存的高中美术欣赏课
探讨美术新课标 浅析体验性学习
上好工艺美术课的五要素
小学美术、音乐互补教学法浅探
揭开婴幼儿涂鸦和儿童画的奥秘涂鸦解析
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领会新课程标准 激活美术课堂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CT║╙║╙н╙св╤ЫцюйУ╫лсЩуО╤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