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郭丹老师的教案 绿洲
|
教学程序 | 教学活动 | 媒体运用 |
逆反、自由悬浮、模糊物象等创作手法,请学生分析,每一种创作手法的对应作品有哪些。 小结: 《最后的呼喊》中运用了异形同构、自由悬浮的手法,将树、叶悬浮在空中,树与叶的相似形与相关特征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梦幻、新奇的感觉。 《屋顶上的猫》中运用了比例逆反的手法,将猫的形象画得比房顶还大,有意突出画面的空间。 《永恒的记忆》运用了变换材质的手法,将钟的坚硬的金属材质改变成软的,表现一种疲软的状态。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从上列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更广阔的思维扩散和讨论,然后以竞赛的形式陈述各小组的创新。 3.再一次举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主题转向绿色环保:地球变成气球,梨子皮与灯泡,眼与拉链,人头与水泥柱,吸管插进地球吸取养分等等。 | 展示《最后的呼喊》、《屋顶上的猫》、《永恒的记忆》等作品 地球变气球等思维拓展图的展示 | |
二、色彩的运用 | 作品《绿洲》欣赏,从色彩上分析,黄色的沙漠与黑色的天空、黑色的树干形成明度上的鲜明的对比,在视觉上处于画面的上下两方,使自然景物的色彩逐渐被压缩减少,警示人们保护绿色,爱护环境。 作品《最后的呼喊》整个画面呈蓝绿色调,产生一种迷幻的视觉效果,让人觉得这是绿色的呐喊,是树与叶的魂魄在呐喊。 作品《屋顶上的猫》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将黄色作为屋顶的颜色.寓意地球沙漠化,而猫则是人类和生物的处境——黑色的,面临死亡的色彩。对比强烈,寓意深刻。 | 《绿洲》、《最后的呼喊》、《屋顶七的猫》 |
三、活动开展 | 综合运用所学的创作方法,拓展思维,提炼创作思路,以“绿”为题,设计出新奇的形象,组合成有趣的画面,表达你对于人类生存和环境污染的关注。 评价学生作业,共同选择作品,准备布置画展。 | 各作品巡回播放 |
四、总结拓展 | 除了我们所学和所运用的这些方法以外,还可以创造新的,只要能创造出一种新奇的视觉效果,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好的。宣传环境保护,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更美好,而让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美好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从自己做起。 尊重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创造一个和谐、优美、健康的生存空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
[资料]图片资料
陈玉先水墨舞蹈人物画赏析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亮相德国柏林
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颁奖大会召开
“阡陌十年——李晨绘画艺术展”举办
高名潞“中国现在缺少精英艺术”
齐鲁颂·山东中国画山水作品晋京展
龙年中国艺术更要潜龙在渊
和田玉“寻根国玉”在京交流
名人名家书画献礼十八大
毕宝祥山水画登陆联合国总部
中央美院油画高研班汇报展
以葛冠中的画为例谈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陈德华:清新雅致 寥若晨星
画派的旗帜
日本箱根宝丽美术馆举办10周年纪念展
北京书画家慰问救灾官兵
焦广盛画展创作题材多样
北京五棵松艺术交流中心成立
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央美举办
李可染画院在京成立
莫晓松:清丽而静 和润而远
“中国工笔画与日本画大展”东京开幕
用当代中国画家优秀作品打动世界观众
北京798艺术节落下帷幕
万壑在胸 力以扛鼎
杨力舟:国家收藏 人民共享
“多彩贵州·魅力金沙”开明画院采风侧记
上海“中华艺术宫”开门迎客
2012·四季水墨展
“一路同行”风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