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展讯 > 春天雅集第一回

春天雅集第一回

查字典美术网 2013-01-29

春天雅集第一回 4月29日亮相北京宋庄国画院出品人:贾彦红唐文辉 策划人:范扬董浩唐文辉 学术支持:中国国家画院、南京书画院 主办单位:宋庄国画院 协办单位: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 北京荣宝斋画院 黑龙江禹舜美术馆 河南丰麟集团 上上国际美术馆 泰文楼美术馆 北京新概念嘉惠投资有限公司 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展艺术家: 杨晓阳卢禹舜唐辉赵立凡赵忠祥齐辛民 赵俊生郑百重罗勤孙志钧张金玲戴顺智 满维起李嘉存周逢俊于水老圃邓远坡 梁占岩马海方郁钧剑张铁林林容生潘金玲 倪萍毕福剑熊红钢曹建华顾平何加林 刘罡崔永元马燕红朱军孙小梅赵普 乔宜男庄道静石峰梁丽姚媛吴思骏 张筱曼靳文艺董浩范扬 展览时间:2012年4月29日——2012年5月20日 开幕时间:2012年4月29日下午4时 春天雅集序 □范扬 壬辰暮春,宋庄国画院邀请艺术界诸友,聚会雅集,欲仿前人兰亭事,书画诗酒,偷闲作乐是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春意融融,惠风和畅。谈笑有佳话,往来无白丁。陈字画于厅堂,论道义于席间。推心置腹,推杯换盏,看红日西沉,玉兔东升,浮生半日,诸君子同在焉。雅集作品,集结成册,嘱余作序,余欣然为之。 是为序。 春天的相聚 □董浩 本来春节时,承蒙宋庄国画院文辉兄厚爱,开始筹备我本家叔叔董辰生和我的“叔侄作品展”。叔叔80多岁了,可能是吃了点劲儿,一脚踏空,住了医院。怎么办?这时范扬兄提议:“办个春天雅集第一回画展!”于是,大家紧锣密鼓、夜以继日地准备,才有了今天的相聚。 参展祝展的都是老友,大家在一起就是为了聚气。说起中国绘画中之“气”,是一直让研究东方艺术的老外感到头疼的事,看不到,摸不着,但又离不开。气韵、气质、气势、气场等等,都是大写意之要素,在外国人还埋头研究“形”的时候,我们的先贤早在一千年前就悟到“大象无形”之道理了!这的确是够牛的!而阳春之时节,正是文人骚客出来踏青采阳气之时。今年又是龙年,又是2012!此聚会非同小可,按照祖上之规矩,应去皇城东华门外九十九里处,正好是今天宋庄国画院所在地,在桃花、杏花雨映衬下丁香吐艳,在万物繁衍之时节,春风之轻拂下,我们这些画画儿的也有点春心浮动了,正好心手相连,相互学习,相互给力,晒晒画,闻闻花香,共采天地万物升腾之阳气,岂不快哉?! 如果感觉好,明年今天再聚,养足了精气神,再下笔定会气韵生动,让老外跟在咱们后面悟去吧。范扬 1955年1月生于香港,祖籍江苏南通。1972年入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兼任南京书画院院长,宋庄国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擅长中国画,工写兼备。人物画代表作《支前》入藏中国美术馆,工笔重彩《唐人诗意》组画,设色精当,温润蕴藉。山水画作风淳厚,笔法沉雄,水墨华滋。近年来多作实景写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事画境,更上层楼。偶作花鸟,师法青藤、白阳,清新俊逸,不让前贤。 指导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学员的专业培训和学术研究,遍历名山大川,搜尽奇峰,积稿盈囊,归来创作,成果颇丰。 出版有《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范扬》《范扬画集》等。设计的《太湖》《普陀秀色》等邮票由国家邮政总局正式发行。伏虎罗汉68cm×34cm

散花天菩萨39cmx65cm

四条屏34cm×136cm×4董浩 曾用名董大都,生于1956年4月。父亲董静山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京城著名书画家。 董浩幼承家传,五岁起习画,专修国画、人物、花鸟、书法及油画。现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希望工程爱心大使、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获全国金话筒个人成就奖,中央电视台十大主持人之一。1975年即参加油画展,1998年起任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理事、《小书画家》杂志编委、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评委会副主任。任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河北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大庆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现为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理事、副会长,北京市职工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名人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人物创作艺术委员会主任,宋庄国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会副会长等。2010年获得印度驻华大使馆颁发的“印中友谊使者”荣誉;2012年获乌克兰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尤里·科斯坚科颁发的“乌克兰大使奖”。 曾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董浩叔叔的画》《董浩书画集》等画集。50万字自传《故事人生》收录250多幅书画作品。海天出版社出版《有画浩说》董浩随笔书画集锦、中央电视台《幕后》《实话实说》《书画中国》等电视专栏分别予以专题报道。 我的书画情缘 □董浩 家父静山三岁习书画,上世纪40年代就已享誉京城,诗书画印无一不精,只是因为突发心脏病在我四岁时去世了。我是家中唯一的儿子,所以不论家中生活多苦,妈妈从我五岁起就严格要求我习字练画并天天给我讲父亲刻苦习画的故事,从那时起我只要一提笔挥毫就仿佛在身心上与父亲融合在一起。再后来我在1974年当上了美术教师,1975年创作的油画参加了画展,再后来1977年当上了主持人,我的书画梦却一直没有放弃,这就是遗传的力量。在这习画的许多年中我又是幸运的——我生长在京城,父亲生前的画友京城的书画大师们对我的帮助与指导几乎是无私的。 我至今忘不了在我青年时期,大画家董希文的夫人分文不取手把手教我的情景,以及老人家听到我要弃画从播音时的婉惜,我也忘不了著名书画前辈徐千里先生带着我骑车到处写生,一张油饼一人一半的情谊,我也同样忘不了在我的书画生涯里沈鹏、刘勃舒、黄永厚、韩美林、董辰生、冯远、凌子风、丁井文、马书林等书画大师们对我毫无保留的教诲,他们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书画旅途是艰辛的但乐在其中,冥冥中在我的作品中总会有父亲的影子。有时我在忘我的创作时恍惚中感到好像我只是一个躯壳,父亲的灵光显现在支配着我的一切,那感觉真是好极了,往往精品就在此时出现。 这也是我这个四岁丧父的苦孩子为何如此痴迷书画的秘密。因为我享受着书画创作中灵魂飞舞的过程,这过程如此美妙让我欲罢不能。同样是画,但我的画也许有些不同,只为享受过程。我会永远像父亲当年那样大步走出去,我也会将我的快乐传递给所有喜欢我作品的人们。祝福你们!打金枝34cm×36.5cm

戏曲小品36cm×11cm

书法34cm×136cm

书法34cm×136cm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春天雅集第一回"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展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