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骨花鸟,中国传统花鸟画的一种绘画方式。中国画中通常把工笔的双钩或写意的笔法结构称之为“骨”,墨与色称之为“肉”。而“没骨”是指不用双钩,直接用墨和色在熟宣上作画而成。区别于先墨笔勾勒轮廓而后敷色的传统绘画方法,没骨花鸟画是以彩笔直接挥抒,粉笔带脂,点染并用,进而产生一种墨净色润、清新雅致的效果。
没骨花鸟画源自伴随佛教传入我国的“凹凸花”,并在唐、五代花鸟画家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表现为“点画”的方式。在中国画史上,“没骨”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曾记载徐煕的后人徐崇嗣作花卉“不用墨笔,笔以彩色图之”,谓“没骨”。这一时期产生的没骨画风和理论成为了后世追寻崇尚的没骨传统。两宋是花鸟画的鼎盛时期,其中的绘画形式多样,主要以黄荃体系的工笔花鸟为主,但也不乏没骨花鸟画。宋徽宗赵佶的《枇杷山鸟图》就是没骨花鸟画的代表作品,全画无勾线赋彩,仅以墨色渍染,宁静雅致。枇杷的体积感及叶子间的虚实、穿插关系都形象而写实,山鸟的形体结构、羽毛质感均刻画得生动入微。画面工整精细,不留笔墨痕迹。
元明时期是没骨花鸟画的写意期。由于元人“简泊淡雅”的设色观,没骨
花鸟转变为“墨花”的形式,不勾骨线,直接以墨渲染,完成了由工笔到意笔的过渡。明代时期,由于对色彩的重新崇尚,没骨花鸟画呈现出以色彩直接挥写的形式,较之过去表现得更为自由,从而将没骨画法推向更加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后期,写意没骨的新形式逐渐成熟,至清初,发展为大写意,超出了没骨花鸟画的范畴。同时这一时期的没骨画法为清初工整富丽的“没骨花”奠定了基础。明代著名宫廷画家孙隆就是以没骨花鸟画以见长,其代表作《花鸟草虫图》,直接以色彩点染物象,用墨极少,不事勾勒,色彩鲜艳协调,充满田园情趣,温馨淡雅。
清初,恽南田将没骨花鸟画转变为工整妍丽的形式,但工整而不刻板,色彩浓重而妍雅,注重写生为基础,以宋法运元格,以极似求不似,充满了“平淡天真”的文人画气质,使没骨花鸟画在此一时期一跃成为花鸟画的正宗。代表作有《锦石秋花图》《花卉册》等。此时,没骨花鸟对当时的整个画坛已经整个美术领域的影响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没骨花鸟画的巅峰,成为没骨花鸟画的新传统。后形成了以恽寿平为代表的“常州派”,并被清人视为花鸟画的“写生正派”。
徐悲鸿《巴人汲水图》等作品“回家”展出
广东省博物馆举办宋元明清单色釉瓷器特展
“第三届保利‘学院之星’年度展”启幕
朱专兴弥勒神韵作品展在郑州展出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设计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金缕玉衣等逾百件汉代楚国精品文物首次亮相新疆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河北省艺术类专业录取线
“无问西东”油画作品展在共同艺术中心开幕
全国青年美展亮相青海 民众感受高规格艺术
2018年赣南师范大学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廊坊博物馆藏剪纸艺术在京展出
石家庄:民间画家匠心传承壁画艺术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将在国博举办
纪念建军91周年 “明德杯”书法联展将启动
来见你从未见过的“齐白石”
到粤博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
传统苏绣“复活”传世名画
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展在京举办
“与时代同行”作品展在京开幕
国图展出海外珍贵动漫原画
震惊中外的唐恭陵盗墓大案 追回哪些国宝文物(组图)
2018年广东省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实施办法
2018深圳当代中国画年度展
北京画院 “风雅艺趣”走进列支敦士登
2018年贵州省艺术类考生总人数
李全有书法作品展山东烟台美术馆举办
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设计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8年佳木斯大学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以桥连心”港珠澳
"回望归鸿"徐悲鸿抗战时期作品展亮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