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美术是创造性劳动》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不是机械反映社会生活,而是经过画家的提炼、加工、来反映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方式,认识、理解美术作品与生活的关系。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与评价,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现实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
难点:艺术技巧和材质的巧妙结合。
三、教学策略
本课通过学生的赏析,来学习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从而进行创作的。建议在欣赏---讨论---评述中来分析作品。教师采用启发引导、留空白、点评、总结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思考。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多媒体的准备。
实物作品。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各色小摆设。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
引导阶段
回忆《开国大典》
提问:1.作品的表现形式
2.作品的表现内容
3.作品的创作来源于
思考回答
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作品来源于
发展阶段
欣赏作品
王式廓的《血衣》
思考:
1.作品的题材内容。现实生活中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2.作品的表现还需要哪些条件?
分析:具体人物
1.画家是如何塑造人物的心理的?
2.他们对作品整体影响。
欣赏图片,对照自己找的材料。
学生具体分析
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欣赏、讨论等形式找出作品的表现来源于生活。
发展阶段
3.对整幅作品的感受。
欣赏作品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观看图片 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画派。
对照作品
分析画面的形象--屹立的公牛、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抱婴儿大哭的母亲-----
夸张、变形以及象征手法的表现对作品的影响。
谈感受
学生读相关的背景资料。
谈对作品的感受。
资料与图片结合欣赏。分析作品的再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对比欣赏中外作品体会画家的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探究阶段
欣赏“因材施艺”的作品。
材料的运用与作品的表现有哪些联系。
分析作品的艺术技巧与物质材料的关系。
结合自己收集的作品,具体分析。
评价阶段
美术作品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画家的创作不是机械的反映生活,而是经过提炼、加工以及自己的思想来完成的。作品的产生又高于生活。
学生通过欣赏评价作品。
留空白,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拓展阶段
结合“因材施艺”创作。
独创。
动手能力
“跨越本体”国际实验动画论坛将于四川美院举办(组图)
龙江美术讲堂:“金石书派的风貌与传承”公益讲座 在黑龙江省美术馆隆重开讲(组图)
把漫画中的椅子变成现实 佐藤大有这样的魔法(组图)
北京名人故居沦为大杂院 政府将开展腾退保护(组图)
宋庄艺术精神溯源——106位艺术家的盛宴
如何看待蓬皮杜在中国内地的首次大展:亲密和试探(组图)
中国艺术家武华兴货币艺术画展走进法国(组图)
北京多个景区频现摸文物等不文明行为(组图)
山西月亮门景点坍塌 文物管理局称大风所致
赵露《覆膜世界》系列油画作品展广州闭幕(组图)
著名书法家柳国庆应邀为CCTV-7《美丽乡村快乐行》题写村名(组图)
印象‧左岸 梵谷、米勒、雷诺瓦等名画抢先登台(组图)
艺术传承——纪念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即将开展(图)
中乌联合考古发现两千年前中亚康居贵族墓葬
“嵩洛墨会”——2016 中原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图)
故宫首次开放断虹桥与十八槐古迹 开放面积达76%
世界上最大的《论语》石刻揭幕 长56米高3.3米
艺圃开荒展览开幕:讲述广东现代美术格局的改变(组图)
华夏文化艺术委员会成立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组图)
俄罗斯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美术作品展开幕(组图)
博物馆馆长跨界拍卖行 艺术与市场的旋转门在加速(组图)
尼瓦尔唐卡艺术展将开幕 展出30余幅珍贵唐卡(组图)
古廊桥如何防范洪水:泰顺将请专家把脉廊桥
艺术在嫣然——温度· 一起长大艺术展在京开幕(组图)
栖息地:马思博个展亮相徳萨画廊(组图)
女书·意象:何世斌女书抽象艺术展将举办(组图)
2016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在京举行(组图)
2017华中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采用统考成绩录取
湘潭大学2017年美术类专业校考成绩查询
古玩拍卖黑链条曝光 七旬老人被骗光房产后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