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美术是创造性劳动》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不是机械反映社会生活,而是经过画家的提炼、加工、来反映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方式,认识、理解美术作品与生活的关系。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与评价,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现实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
难点:艺术技巧和材质的巧妙结合。
三、教学策略
本课通过学生的赏析,来学习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从而进行创作的。建议在欣赏---讨论---评述中来分析作品。教师采用启发引导、留空白、点评、总结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思考。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多媒体的准备。
实物作品。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各色小摆设。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
引导阶段
回忆《开国大典》
提问:1.作品的表现形式
2.作品的表现内容
3.作品的创作来源于
思考回答
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作品来源于
发展阶段
欣赏作品
王式廓的《血衣》
思考:
1.作品的题材内容。现实生活中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2.作品的表现还需要哪些条件?
分析:具体人物
1.画家是如何塑造人物的心理的?
2.他们对作品整体影响。
欣赏图片,对照自己找的材料。
学生具体分析
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欣赏、讨论等形式找出作品的表现来源于生活。
发展阶段
3.对整幅作品的感受。
欣赏作品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观看图片 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画派。
对照作品
分析画面的形象--屹立的公牛、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抱婴儿大哭的母亲-----
夸张、变形以及象征手法的表现对作品的影响。
谈感受
学生读相关的背景资料。
谈对作品的感受。
资料与图片结合欣赏。分析作品的再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对比欣赏中外作品体会画家的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探究阶段
欣赏“因材施艺”的作品。
材料的运用与作品的表现有哪些联系。
分析作品的艺术技巧与物质材料的关系。
结合自己收集的作品,具体分析。
评价阶段
美术作品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画家的创作不是机械的反映生活,而是经过提炼、加工以及自己的思想来完成的。作品的产生又高于生活。
学生通过欣赏评价作品。
留空白,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拓展阶段
结合“因材施艺”创作。
独创。
动手能力
内蒙古新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彩绘手印岩画(组图)
“无垠”行进中的水墨运动中国当代水墨年度大展
2017中华女子学院单考单招专业课考试报名须知
杨象济与嘉兴修竹轩
金树勇美术馆开馆暨山水画作品展即将在京开幕(组图)
西汉青白玉立象
“美禾禾儿童作品展”“漂流”到鸿坤儿童友好社区
2017年西安财经学院艺术类专业招生章程
2017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艺术类校考合格线
如何鉴别紫砂泥料
2017深圳大学艺术类校考合格分数线
粮票上的年轮
清乾隆描金粉彩八吉祥纹瓶
5家中国本土画廊出征瑞士巴塞尔(组图)
“艺览天下”瓷艺展5月18上海开展
“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展览-上海站
永乐御製《三世佛六菩萨宝相》 亮相中濠典藏(组图)
梵高画展在澳大利亚大受欢迎
中国美术馆举办青年艺术家提名展(组图)
德国插画师Clarissa Hagenmeyer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伦敦全球慈善艺术展关注流浪汉
2017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吉林省表演音乐学校考合格名单
珍稀宋画领衔 再现千年画史(组图)
“一切都从柔软的石头中升起”杨明个展
2017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入口
读高剑父《残荷》图
“向传统致敬”胡勃临摹作品展
近400件各地珍贵藏品18日将亮相首博
揭秘:吴东迈替吴昌硕完成了什么遗愿
怎么分辨经过化学处理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