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国画)刘国辉 “对于时代,刘国辉是积极而又放怀的歌者;对于生活,刘国辉是背负沧桑与理想的跋涉者;对于画事,刘国辉是忘情于斯放怀于斯的陶醉者。”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如是评价。近日,72岁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国辉拿出其70余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 没有请官员领导,所来者均为美术圈中人士;参展作品虽不多,却有一件抓人眼球的当代青年写实长卷;研讨会上,不惟理论家,一众艺术家也争先恐后地发言,对刘国辉及其作品品评不止……开幕式、展览与研讨会,有关画展的这“老三样”都办出了新意。面对这些,刘国辉先生依然是那个“很淡定、很平静、很自信”“有时候很骄傲却还谦虚”的样子,“会会新朋老友,听听同行絮叨,不为别的,只是一种生活的‘绿’”,一如其在展览前言所述。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新浙派”是中国人物画的一支劲旅,完美地结合了严格的造型和生动的笔墨。中国美协理论艺委会主任薛永年说,刘国辉是“新浙派”第二代中的佼佼者,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每张画都有那么多可学习、可品评、可品味的亮点和趣味。他有一种画理支撑着笔墨语言的把握,他的率性和聪慧并没有使他的语言变得小气。”画家何家英观看画展后激动地说。
“从江南女子、北方三秦父老到成群结队的青年学生,从童年画到老年,就像一首生命的咏叹。”蒋兆和研究会副会长、评论家刘曦林指出,“刘国辉的艺术关注人生、聚焦平民,显示出根深蒂固的平民意识。” 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究竟是以形写神,还是以神写形?争论似乎从未停止。刘国辉没有参加笔墨语言的争论,但始终在笔墨语言的求索上狠下功夫。他的这些作品无论是大幅或是单幅,笔墨表现力都很强,且不重复。
他说:画了几十年的画,概而言之,“形”“神”而已。如果说“人物画”是一筐水果,那么,我执意的是那只苹果、那支香蕉,或是梨头。 在圆厅后的回廊里,刘国辉的一幅大画《老师、同学和朋友们》悬挂于此,长达数十米。“它让我想到了蒋兆和的《流民图》。”薛永年说,不强调层次感,却十分聪明灵活,“平常心中有英雄气”。
《老师、同学和朋友们》描绘了近百个面貌不一的当代青年形象,十分写实,堪称“时代的传神写照”,令人联想到无数个教完课的午后,校园里的学子们不断走进刘国辉画室的情形。这些最生动、最鲜活的形象,就是画家对着绘画对象,通过写生和速写以及感受捕捉到的,是相机无法代替的。“一百个青年人栩栩如生地与我们相望、与我们同行,那既是一代青年的写照,也是刘国辉先生的精神写照——震撼眼目,震撼人心。”许江说。 “在我印象中,刘先生不仅画事过人,而且文笔犀利明快,是当代画家中少有的文章高手。
譬如,他从汉堡讲学回来发表的文字,无论文气、义理、趣味和眼光,均令人击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说,刘国辉兼顾中国画教学和创作,饱含了强烈的使命感、浓厚的生活激情和丰满的诗性精神,不仅使得他成为浙派人物画的新一代领军者,也影响了一批后学,成为当今美术学院新传统的教学典范。 作为中国20世纪人文主义思潮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起山水、花鸟,人物画如何发挥笔墨是所有人物画家的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时代需要有自己坚守和追求的艺术家,对许多学术问题做出回答。
“于我,画画是兴趣,是‘衣食谋’,是报效社会的能力……不论是翻江倒海,还是光风霁月,生活,因她而变得有‘形’有‘色’。”刘国辉说,如今,那份沉重已渐渐卸去,曾经的激越化作了绵长,她已成了自己的另一个“老伴”。此生,注定要与她不离不弃、结伴而行,走向生命的远处。
关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申报的公告
陈之佛先生像的世纪之缘
“高原·高原”油画年度展亮相陕西美术博物馆
清风雅骨 ——吴月霖水墨人生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中原行作品展在京举行
“四签名·内观与外观”展现女画家情怀
展示黑龙江版画的魅力
《抗震壮歌》大型壁画纪念“5·12”
新疆油画全国行“情系神州” 展出129幅作品
韩国著名女画家俞善美的艺术追求
中国美协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写生采风
北京书画界向暴雨受灾群众献爱心
张峰《影子》显影中国美术馆
中央美院举办读书节让观众“触摸”典藏
“美丽广西”中国画展举办
海峡两岸书画展
首届喜马拉雅山国际美术论坛举办
值得期待的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当代山水画名家展走进百姓家门
真诚的艺术最打动人心
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首展太原启动
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
法国奥赛博物馆珍藏展亮相上海
覃志刚的书画
鲁光画作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名家画北京”活动启动
多国沙雕艺术家共同打造梦幻“沙雕电影”
山西成功修复80平方米北齐墓葬壁画
赏名画、知党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欣赏
搜尽奇峰 看遍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