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愚1909年生于福建厦门,自幼酷爱书法,习魏碑,功力深厚。17岁,他为“五洲大药房”写巨幅招牌;又两年,为厦门南普陀寺手书一方碑刻,年纪轻轻,已颇有名气。
20岁那年,虞愚考学去上海,临摹清代宫廷刻帖《三希堂法帖》,并先后得到曾熙和于右任等书法家指点,画家刘海粟也曾在虞愚临本上写下“美在斯”三字。这些对年轻书家而言,都是极好的鼓励。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虞愚结识弘一法师(李叔同),得其传授。他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中得到深刻的感悟和启迪,称赞弘一法师的字有天然美感,“一点一撇一捺如同天造地设”,稍动分毫,则失却平衡。而弘一关于“以人传字而非以字传人”,即写好字先要做好人的见解,也深为虞愚认同。因此,虞愚在“文革”中被当做“反动书法权威”批斗时,也能不计得失荣辱,这般姿态不得不说也是受了弘一法师的影响。
虞愚欣赏弘一书法,却不单模仿,也想在此基础上创立自己的风格。学者刘再復为《寒梅墨韵︱杜永志书法集》写作的序言中提到,“愚体中有弘体的底蕴,更增一层弘体中稍弱的骨力,在柔中添了刚气”。虞愚“转益多师是吾师”的见地,亦为其弟子如杜永志等承袭。
甚至,对于弘一法师的思想,虞愚也敢于质疑。刘再復记得,虞愚曾撰一对联,写“会心不作闲言语,泉水何曾有浊清”,这与弘一的“泉水在山乃清”对照来看,足见虞愚更重“心学”,对“心本体”的认识更彻底,认定泉水之清不在山中而在心中,不愧为弘一法师高足。杜永志师承虞愚书体,既有虞体神韵,也蕴含弘一法师禅意。
好作品从国画基本训练开始
郭庆祥:当代艺术大多是垃圾
行为艺术的意义
艺术家不读书哪来“观念”(图)
艺术史是给成人读的鬼故事
全国美展国画展普遍有提高:写意性尚欠缺
画家眼中的云冈石窟(图)
公众人物不好当 陈丹青招惹了谁
古朴敦厚自有真
什么是好的公共艺术
透纳是不是当代抽象艺术的先行者
2017年浙江播音主持、编导、摄制、影视表演等专业统考网上报名开通
版画创作中的图像利用
2017年湖北美术联考考生须知
评沈阳故宫建金水桥:山寨货混淆了历史
美术的标签化绝非个性风格
艺术圈为何大师层出不穷
戴丹:梵高的启示
书法艺术与弘扬正能量
全国美展观后感
在巴黎:约会艺术(上)(图)
艺术不应是噱头
谈中国古代艺术的审丑性
陈履生微言
官员摄影家:认真你就输了
被全国美展接纳和被卡塞尔接纳有什么区别(图)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2017年在四川校考时间
油画作为艺术观和使命精神的核心思考
苏坚:名义实验艺术
董庆伟:用写实语言来演绎精致与唯美(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