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视点 > 关于“画派”的几点思考

关于“画派”的几点思考

查字典美术网 2016-12-06

我关注“画派”已有些时间了,并非心血来潮,所批评的只是一种现象,非针对某个画派。现在社会对画派的误解主要有三:将繁荣地方美术等同于打造画派,将画派等同于画会,将打造画派理解为文化期货投资。

多年前我曾撰文,认为画派虽然存在,但有地方特色的画派已经少见,在“地球村”年代,地方画派称雄的时代土壤已经快没有了。环境会促使画家作出多种选择,一种统一的画风、一种地道的地方味已不现实,而想借一个地方统一的画风取得集体效益也已不现实了。基于发达的图书出版、迅捷的互联网资讯及便捷的交通,美术史上曾有的地方画派,特别是那种人员汇集一地,画风题材相近,有领袖人物、师承关系、相对统一的创作理念的画派,在当下已不太可能了。画家的视野开阔、秉性不同、流动性大,固定地师承某个老师某种风格已不太现实,求学甚至可以求到国外去。中国古代书画的图式变换缓慢,与资讯和交通的欠发达有很大关系。如果当时国门已开,有定期到欧洲的航班可直接观摩其文艺复兴进程,或许中国绘画史会完全不同。今天外出旅游,无论是北之漠河,还是南之三亚,景色虽有些不同,但建筑、服务与纪念品都是差不多的。因此我预判,具有地方特色的画派正在消失。

没想到,现在的地方画派越来越多。但是,我的预判也没有错,不少画派未必是学理上的画派。

画派其实很简单,因绘画有所成就而自成一派。画派除按地域来划分外,还可从更大的区域来分,如五代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派山水”,宋初的李成、范宽为代表的“北派山水”。当然,还可以从题材,如宋代文同为代表的“湖州竹派”;风格,如法国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形式,如明代周之冕的“勾花点叶派”;人名,如明代以画肖像著称的曾鲸(字波臣)的“波臣画派”……

当下国内如火如荼的打造画派运动中,以湖山江海、行政区划、地区方位命名的“画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绝大部分无明显地域和艺术特色,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甚至连剪纸都包括在内的大杂烩,这种情况在美术史上是“空前”的。其实,打造的不是学理上的“画派”,而是在建设地方美术。不过,以“画派”相称,或许有人觉得有派头,给人不明觉厉之感。另外,某些好事者在作业务计划和财政预算的时候,似乎建设“地方美术”这个题目太大也不具体,而打造“画派”就如一篇好论文的题目,具体而精准。为了博得地方支持,画派名一定要具有地域性。比如,海南岛想打造一个沙漠画派,一定会被否决。

当下一些新“画派”,听说还是做了不少前期工作,也咨询了一些业内专家,但往往会遇到持反对意见者。这也不打紧,只找那些赞成的专家就行。同时,找一大堆有职位的人撑门面。因此,在打造过程中,普通观众只看到一堵墙一般的强大阵容,以及在各种媒体上的强烈广告攻势。

“画派”往往是后来的研究者总结归纳的,主要是因其系列的画作有特点、有水平、有价值。最近我曾写过一篇道理很朴实的文章,题目是《先要有画,再说派》。如同“劳动模范”称号,先要有劳动,才可能成为模范。而不是还没开始劳动,“劳动模范”的高帽就已经戴上,何必这么着急呢?更何况,即便劳动了也未必成为“劳动模范”啊!我最担心的是,如今的一些“打造”行为,投入了不少银子,最后炼出来的却是一堆土疙瘩。有些做法相当欠妥,如未经别人同意就将一些名人或机构放在宣传材料上,甚至委以一定职务。如果用私人财力,随便怎么打造都无所谓,最怕的是动用行政力量,官家画派在自由竞争的艺术圈估计无人能敌。有失行内公平不说,也未必能繁荣文艺,甚至被人利用。比如,画派的成果怎样检验呢?画派不是地产项目,竣工后安监、质监、消防等可以逐项检查。难道,仅凭册封了多少位画家、办了多少个画展、出了多少本书就算合格?其实,以美术史上诸多画派及今之高水平绘画为参照制出一个坐标轴来,当下各画派的水平就可以一目了然。

关于打造画派,我的主要观点是:第一,繁荣地方美术,何必借“画派”之名。因为,“画派”是一个有严肃学理依据和规定性的专业名词;第二,现在打造的“画派”有标签化、空心化、产业化、山头化等趋势,而“画派”应有的学术内核却被忽视了;第三,政府进行美术文化建设时,在整合资源、推作品、出人才等方面发挥的服务与管理职能,是画家、理论家、策展人、美术馆和画廊等无法做到的。但好事要办好,对“画派”等事要慎之又慎,尽量避免有失行业公平的假公济私等。

其实,我并不反对提前打造画派,目前的“冰雪画派”我是支持的,它是向画派基本定义的一些方向努力的。但是否成派,还是留待后人评价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关于“画派”的几点思考"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视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