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辞赋家枚乘在著名的《七发》一文中写了一株梧桐树,历尽艰辛——它的根是一半生一半死,夏日被雷电劈打,冬日被风雪摧残,急流冲刷,群鸟哀鸣,却顽强地生长,于树干中积聚了很多纹理。终于有人把它砍下制成琴,音质太好了,使师堂奏琴曲、伯子牙唱歌,真是天下独一份的琴声。
经历这种艰辛的过程,终于修成正果,这也是很理想的结局了。
不论是人还是物,存在于世,都有来自逆向的力量,使行进的历程百般不畅万般蹭蹬,严重的就称之为磨难了。磨难因人而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了文王、仲尼、屈原、左丘、孙膑、不韦、韩非诸人,不是被囚禁、流放,就是膑脚、失明,凄惨之至,非常人所能承受,最终却都成为史上人物,千百年过往而不湮其辉光。就是司马迁本人,也是受宫刑后而发愤著《史记》的,这些人物的经历遂成为教育的典型: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
书法家对于书法的关系,当然不能言说磨难,至多就是笔墨上的磨练,但作用于人的精神却是一脉的。像王谢家族中人,他们的欢欣比瓮牖绳枢之子要多得多,普通人家缺乏的条件他们都会有,比一般人成名成家也就顺当得多。但是,逃不脱的是笔墨上的磨练,因为书法家要靠作品来说话,而作品是写出来的,写就需要扎实的笔墨功夫,谁也没有理由逃避。清人赵翼曾经说过一种现象:“入京以后,角逐名场,奔走衣食”,倘试图以此来代替笔墨上的磨练,那就很让人觉得肤浅了,缺乏下功夫的自觉,笔下何以堪。这也使得条件优越的贵族子弟,不懈问学,弃嬉游博弈之玩好,从而突飞猛进。而穷乡僻壤农牧之子,晴耕雨读亦孜孜然未敢懈怠。人人皆须磨练,不能例外。成一字须反复不辍,成一篇则如上蜀道,立一体则以一生为计,尚未知可成否。唐人孟郊曾风趣地说:“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是啊,一个人为何要如此?此心有远大理想,思遐举,而必然要筋骨承其劳累,身心共赴一处,以期遂愿。因此白居易在回忆自己学习时真切地说:“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大抵文人都有身心磨练的过程,积年之功夫终于有了相应的收获,心中甚喜。古代社会没有书法家协会,但文人雅集时相互欣赏,优者备受称道,几因磨练长精神,定非碌碌者。当今有了各级书法协会,依水准而入座,或一县之会员,一省之会员,当然,一国之会员尤为为人瞩望,由此可见欢愉惨戚藏于寻常时日里,书斋静处起风云。
可是,持续上进不由人,虽功夫所下甚多,穷昏昼,忘饥渴,却是毫无寸进了,不觉心烦气躁难以平复,甚至有人就弃笔墨而走,以为艰深不可求索。清人曾国藩是深有体会者,他认为:“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这个“熬”字运用得尤其传神——暂时不见有何进展,仍然心手不放松,始终自守,不离不弃,继续读书、研究、临摹、创作,似乎不动声色、不激不厉,却韧以行事。时日忽忽过去,终于学识又有所提高,腕力又有所增强,悟性又有所开启,砉然天开,进入新境。而那些不能自守者,终将难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喜悦。
一株梧桐,终究要经风雨而后成为琴之优者——更多人听到了它悠扬的琴声,忽略了它曾经的苦难。书法家的磨练,指腕的、心灵的,其中复杂和幽微,难与外人道。人们聚于酒肆,惊看张旭笔走龙蛇的迅疾,一幅之内烟波万状,感到了书法家书写是这般轻易。
犹如只看到一朵花的盛开时刻。
简单易懂的水粉画基本技巧
橙汁与水果写生步骤
变色现象怎样控制
《深色罐子和水果》水粉步骤图
水果、瓦罐暖光集写生步骤
美术艺考辅导之水彩画中水分的掌握、
桔子和苹果的步骤图
怎样画默写和想象画?
《罐子、圆葱和红辣椒》色彩写生步骤图
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年在山东省美术类专业录取分数情况
陶罐"粉"、"脏"、"灰"、"焦
玻璃、器皿冷光集写生步骤
2016年美术生高考素描、色彩、速写考试成绩分档标准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的演变
中国抽象国画的种类介绍
《书籍、陶罐、画笔、颜料等》色彩写生步骤图
蔬菜、碗碟暖光集
提高作画速度与作画质量的方法
写生中书本的画法
怎么才能让临摹事半功倍?
《马灯、书本、书箱》色彩写生步骤图
色彩写生的工具与材料
色彩静物表现实例——红苹果
色彩之调整
美术生不可不知的绘画口诀 学会它你还担心画不好吗?
河北大学2015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在省内录取统计
蔬菜、碗碟与火锅写生步骤
学习国画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怎样避免和克服水粉画出现“粉气”
什么是原色、间色和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