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百年前就创立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学思想体系。“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是北宋王安石的名句。然而,西方在工商业进程的推动下,在美学应用方面领先中国近百年。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给你们道个一二。
西方人的西装,从头到脚基本都是一个调子,90%以上都为黑色,白色衬衫和领带色占不到10%。这样的色彩比例,人们看到后,自然而然就觉得干净并且绅士。西装的制作,一两日便可完毕,有的一套西装售价十万八万。然而中式的龙袍马甲,色彩是五颜六色,什么颜色鲜艳就用什么,在使用颜色上根本无度;制作了一两年还难交货,售价却是西服的零头,或还不及人家一双鳄鱼皮鞋的价格。又比如宝马、奔驰汽车,车内是一致的灰黑色,唯有驾驶室表盘上有少量之醒目色,但是他们就宰你冇得商量,百万元更有甚者几百万元卖你一辆车呢。
我们中国人,普遍喜欢买喜欢的,亦叫买心头好,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喜欢什么就什么都好。初一十五趁墟去。初一逛街时,一见到红色的上衣就高兴得手舞足蹈,此“红”色有如我家别墅花园里头的大红花,开得心花怒放的,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买下了。十五再趁墟日时,见到了一条裤子,还是手舞足蹈地说:这裤子“绿”得美如我家别墅花园里头的草一样鲜嫩,心靓自然就美,又一次满足了心头好,也就买下了。你们说这上半身是“大红”,下半身是“大绿”的,好看吗?为什么不好看?你们知道“红绿”二色在色彩学里叫什么色吗?你们知道这二色穿于一身的尴尬吗?你能一“刀”见血且刀还完整无损地肢解其“骨架”吗?
在色彩学里,红色是接近火焰之色,叫暖色,暖色一般指红、黄、橙等色。绿色是“火焰”灼热、暖色的反面,冰冷也,如寒冷之天色,有冰天雪地的感觉。凡带冷调子的色,如蓝、绿等色,我们管它叫冷色。“大红大绿”在中国人眼里,红彤彤一片的,那是尊贵色,比如故宫城墙等。零星运用时,大红色就叫“姣婆(讽刺发情的女人)红”了。大绿、大蓝在零星运用时,就叫“姣婆蓝”、“姣婆绿”了。反之,“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也是绝美。
以上所说的“冷暖”二色穿于一身的尴尬,错就错在“冷暖”色各占一半的比例上。人以高挑为美,穿一身从头到脚都相同的颜色,人自然就显得高挑;反之,就有砍成两截的感觉,这人看起来就矮了一半。关键是“冷暖”色相冲,见之反胃想吐。说想吐不是开玩笑的,你不妨试着找来一张蓝色的大纸,然后撕一张红色纸片,让其掉入大蓝纸中,这时,你的眼就会猛烈地跳动,你就会流泪且非闭眼不可。以上这反应证明了什么呢?这证明了冰火不相容,还直接导致烦闷顿生、焦躁不安。以上种种说明,我们中国人在商业色彩运用方面,确实输人一筹了。
但是,中国人要比西方人自由多了,中国人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西方人喜欢什么还要考虑到与周边环境协调不协调的问题。我去过英国的乡村,人家农民都懂艺术,他们的建筑讲究色彩配搭,特别是田野追求修剪过的美。扯远了,转回我们的话题。总之,“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色彩理念,你一旦能活学活用,你自然而然就是专家了。
2017烟台大学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分数线
藏瓷新宠:“五六七”
民间书画收藏理念在悄然改变
2017华南理工大学艺术类校考合格分数线
寿山石雕收藏三要素 价值高低易分晓
翡翠的双重特征是什么?
中国古代织绣品的鉴赏与收藏
清朝学者许梿及其所刻《金石存》自留样书
王世襄: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收藏家
“原色”徐坚白 谭雪生捐赠作品展
雅德馨香艺术展(合肥站)开展
2017湖南女子学院艺术类校考合格证打印入口
中国瓷器鉴定主要看痕迹
考古故事:洛阳铲就这样从盗墓工具变成了考古利器
万捷:调整文物进境税率 鼓励海外文物回流
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启幕 展示厚重历史文化遗存
正是象牙“捡漏”时?验明正身需切记
海斯先生辞世 曾捐巴黎奥赛博物馆25亿藏品
“层像”大卫·歌诗坦个展
收藏牙雕勿盲目追求雕
丹灶收藏家利用藏品参与古村活化
2017汉口学院新疆河北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线
剑阁深山古宅雕刻巧夺天工 系清代进士所建
中国北方民族青铜马图腾
盘点邮票上的妇女节
钱币市场3月10日集币视点
收藏艺术品,要“耳听”也要“心赏”
“问梦”高翔艺术作品展
作为藏家,你得懂得些“摊淘规则”!
古代货币中的奇葩事:花钱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