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千里——韦江凡作品展”将于2016年5月27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陕西省澄城县人民政府、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协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共展出韦江凡先生各时期精品80余件。
八骏群奔图 2008年 178.5x96cm 纸本水墨
一心求艺 涉猎广泛
韦江凡先生在七十余载的艺术人生中可谓德艺双馨,他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不断完成对自我的突破与创新,为人却低调谦逊,不事张扬。韦江凡求学期间亲炙徐悲鸿先生的教诲,并受其惠泽关心,在国立北平艺专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本次展览于美术馆二层展厅展出了一幅徐悲鸿与韦江凡合作的珍贵作品——《猫石图》即是二人师生真情的见证。韦江凡擅长的绘画形式极为广泛,水彩、木刻、国画、壁画、连环画等均能得心应手,而在山水、动物、人物等方面尤有过人的成就。在展览的第一部分中,观众将欣赏到韦江凡创作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写生人物、彩墨风景、水彩作品等。这些作品既反映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扎实的造型基础,也体现出他善于捕捉微妙色彩关系的突出能力。
韦江凡1957年临摹永乐宫壁画
芳草萋萋接连天 2005年 70x139cm 纸本彩墨
深入生活 讴歌时代
笔墨当随时代,韦江凡一生始终坚持“一只手拿笔,两条腿走路”的艺术信条,认为传统与生活,二者缺一不可。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人生情感关照的基点;传统是人类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是艺术取得进步需要不断汲取的丰厚滋养。在这样的思想自觉中,韦江凡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踏访祖国各地,深入工厂、农村、马场、街道、军营甚至列车上,画下了大量的速写、水彩和国画,这些作品感情真挚,造型准确而洗练,艺术语言纯朴大方且富有表现力。特别是60年代完成的不少主题性创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祖国山河的新貌和人民大众投入建设的热情,展现了整个时代积极向上的昂扬精神。
检车工 约60年代77X96.5cm 纸本彩墨
韦江凡在深入生活的同时,也不忘精研传统。他多次前往敦煌、龙门、云冈、永乐宫、法海寺等石窟寺庙实地考察,画了许多速写,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还在敦煌临摹了几十幅壁画,之后留给敦煌艺术研究院作为教学资料。此外,韦江凡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习书法。他认为国画家不能忽视书法对绘画的作用,因此每天都坚持临帖,致力于把书法之道运用于国画表现之中。他在多年的追索中,成功地把草书的线条与意趣融入到了国画的写意用笔之中,有力地拓展了国画的笔墨表现力。
竣工的北京火车站1959年 28.5X39.5cm 纸本彩墨
借草书之飞白 写万马奔腾
徐悲鸿画马名重天下,成为他笔下一绝。韦江凡作为他器重的学生,铭记其“师造化、师真马”的教诲,很好地继承了他笔下墨马的精神。为了更好地观察和写生,韦江凡走遍了北京周边的马场,更先后造访了内蒙古、新疆、甘肃、张北等地的草原马场,不断研究自然状态下马的各种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久而久之,韦江凡对马的各种形神姿态都烂熟于胸,闭目亦如在眼前。韦江凡画马以草书之势纵笔疾驰,放笔挥洒,只在马的关键体态结构如鼻梁、身体与马蹄的骨骼和关节处讲求精确,而在其他地方则意笔草草,大胆落墨。这些马的形象狂放飘逸,气贯神足,既体现了它的生动造型,又展现了草书逸笔的气韵之美。一层展厅悬挂着韦先生创作于1994年的《扬鬃奋蹄歌大风》,尺幅143X364厘米,群马自远而近、奔腾而下,他的马近似于一种狂草疾书,大笔落墨,造型奔放无羁,线条飘逸灵动,是翻江倒海般的笔墨狂澜,极富感染力。
社会力量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力军
举债70万修雕塑打造样板工程给谁看
摸清家底 推进国内美术馆事业发展
动漫是否会成为下一代的艺术表达(组图)
中国元素与艺术智慧
各国意外发现文物法律哪家强
冒牌金刚落地红为什么不能被大众接受
20世纪中国美术钩沉:吕斯百大型艺术展侧记
打击制假售假:让国宝帮失去生存的土壤
聂危谷:中西融合 幻彩造境
中国实力派山水画家
办个贪官受贿玉石展又如何
泼彩的前世今生
北京美术统考明举行 考前考中5点内容不可忽视
请对古籍修复高看一眼
书画界借助义卖赈灾沽名钓誉何时能改改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
台湾漫画家林政德:用动漫方式传扬昆曲
埋头钱堆痴心不改:走近收藏家王子华(图)
夏志华:艺术与人的因果关系
郑孝同谈其父郑午昌的书画与人生(组图)
郑可:从雕塑家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先驱者
文博界中学院派与民间派的相处之道
吴作人的西藏艺术情缘
投币打坏文物 祈福能否讲文明
计文哲:翰墨长相随少年当自强(组图)
故宫隔世照照出了什么
厘清法律文化内涵 再谈文物交公之举
当今是否无一真正藏家
肖恩·斯库利:灵魂的瓦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