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件古埃及文物与汉代诸侯王陵文物争辉
木乃伊金缕玉衣将在南博同台展出
南报网讯 (记者 朱凯)当古埃及的木乃伊邂逅汉代的金缕玉衣,两大古代文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10日,南京博物院将推出“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汉代文明的故事”特展,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近百件古埃及精品文物,将与南博院藏汉代诸侯王陵出土文物同室争辉,再现两大文明的别样风采。
金字塔和诸侯王陵、人形彩绘木棺和镶玉漆棺、护身符和玉九窍塞……埃及和中国的古代丧葬制度,为后世留下了大量文物瑰宝,其中尤以木乃伊和金缕玉衣最为闻名。不过,这些两大古代文明的艺术品一直鲜有机会共置一室。
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建于1912年,是北美洲第五大博物馆,藏有60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大洲的珍贵文物。此次来宁展出的古埃及文物有近百件,木乃伊面罩、埃及艳后雕像、猫木乃伊、鳄鱼棺等只在纪录片或电影中出现的异域文物将第一次来到南京,让市民有了近距离一睹真容的绝佳机会。
说到古埃及,人们印象最深的除了金字塔,无疑就是木乃伊了。木乃伊即“人工干尸”。古埃及在法老王、贵族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企盼和缅怀。
被誉为“东方木乃伊”的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诸侯王死后所穿的殓服,也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诸侯王和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木乃伊与金缕玉衣,都源自统治者们对永生与不朽的追求。古埃及人用盐水、香料、膏油、麻布等将尸体泡制成“木乃伊”,再放置到密不透风的墓中,让这些深藏墓中经久不腐的尸体,静静等待着灵魂重新回来依附于肉体。
在包裹尸体时,古埃及人会给法老王和贵族们戴上金色面罩,再将绿色石头制成的护身符放置在亚麻绷带间,尤其放在心脏位置处。这与汉代皇室的丧葬制度有不少相似之处。
中国古人认为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因此除了以玉作衣之外,还会用玉块塞住九窍,这些玉塞与古埃及护身符有着同样的用意。汉代金缕玉衣的来历可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饰”——用形如眉、眼、鼻、口的玉石片附在织物上,覆盖在死者面部。
此次展览将为观众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除了木乃伊和金缕玉衣,汉代诸侯王陵出土的玉面罩、玉塞,也将与古埃及的木乃伊面罩和护身符等随葬品一同展出。
老瓷器怎么保养?老瓷器的养护方法
“故宫养心殿文物精品展”在合肥举行
水墨丹青绘文渊——浙江画院走进文渊中学
何香凝《和平之境》品赏
“水墨情怀——中国国家画院水墨艺术欧洲巡展”波黑启幕
“时代霓裳——献给母亲的歌”中国女画家作品展在京开幕
“网红”遍地 人间异珍:香港苏富比2019春拍侧记
“世界的花园: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主题展
辽博展出旅美画家侯北人手迹等资料 记录其百年艺术生涯
丝路“船”说——探秘“南海I号”展览在广州开幕
“艺术进入社区:人与自然”觉苒空间周年庆展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美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围观故宫新展览!良渚“玉琮王”原来长这样
探索AI时代《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开幕
“小小自由世界”西班牙插画师马索尔与塞拉精选作品展
如此诱人的诗歌:《唐璜》手稿在英展出
“水墨情怀—中国国家画院水墨艺术展”在波黑揭幕
“生在宇宙”中国航天艺术科技展亮相上海浦东
“中国本色——布鲁诺·巴贝摄影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刺猬紫檀家具保养有讲究?
“艺术中国汇·新青年”展览在摩洛哥开幕
浅谈“太平天国背圣宝”大花钱
“匠心匠艺”在马耳他展示中国工匠精神
“筑墙练习”施昀佑个展
穿越中华上下五千年 去故宫看良渚瑰宝
淡水珍珠怎么保养?
翡翠收藏入门知识:翡翠术语知多少?
“水+墨:回望书法传统”展览开幕
龙泉青瓷精品齐聚故宫
关于青铜器中的清代收藏家及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