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刚下飞机,中国画坛巨匠傅抱石之女、中国杰出水墨画家傅益瑶就将自己的最新巨幅山水长卷《端午颂》“抱”来了上海图书馆。这幅被业界美赞为“非遗丹青”的国画长卷,也承载着傅益瑶对父亲傅抱石的眷眷之情,“从小一到端午,父亲就会特别重视,所以我自己也投入了很多感情。”
资料图 傅益瑶
傅益瑶的父亲傅抱石是中国著名国画大师,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一生画过许多以屈原和《离骚》为题材的国画作品,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学者。傅抱石与关山月的名作《江山如此多娇》创作之时,正是傅益瑶跟在父亲身边最多的时候,“关山月主管松树,画到雪山的时候对我说,‘我看你父亲画的简直就是神笔,动都不敢动。’”傅益瑶说。
据傅益瑶回忆,幼时自己受父亲“鞭策”最多的却不是绘画,而是读古典文学,“父亲说,‘文’是内心的感动,有了‘文’才有人格,才有资格画画。”
至于绘画就纯属“意外偷师”了,“别人跟着父亲学画画,总是看他的落笔,我那时候跟在父亲身边看得最多的却是他身体的动作。后来才发现,原来身体动作对画水墨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傅益瑶看来,父亲曾说“胸中有丘壑,闲古人之笔法”对其影响最是深远,“笔笔要有来历,意思是每一笔都要在内心有出处。”
绘制《端午颂》的时候,傅益瑶每开始创作一个部分,脑海里就一直“看”着一个画面,等“龙”显形了才开始落笔,一旦落笔就绝不中途停下,数小时不间断地绘画,即便再累也舍不得丢笔,“因为一停的话,气氛就不对了,用笔的状态也不一样了。以前能坐在地上连续画70多个小时,不过这样的猛活现在是不干了。”
1979年,傅益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被选派到日本学习艺术的留学生,开始在日本致力于弘扬中国水墨画,如今已成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领域富有盛名的画家。据傅益瑶回忆,当年刚到日本时,自己就发现,只要在东京以外的地方,没有一处不留有中国文化、尤其是唐文化的痕迹,“很多日本人从中国文化里寻找自己的归路。所以那时候在日本画画,他们都把我看作是‘娘家的女儿’,因为有中国文化给我撑腰。”
在日本练习了几十年的人物画,加之从小受父亲绘画“耳濡目染”,以及自己对文学的喜爱和钻研,在中国国内实地采风后,傅益瑶终于有信心创作了这幅巨幅山水长卷“非遗丹青”《端午颂》,完成了前人从未有过的构思表达。
傅益瑶说,自己在创作绘画时最大的难度,就是《端午颂》既不是山水画,也不是人物画,“但是山水靠着人物变得更可爱、更活泼,人物靠山水变得更伟大、更力量无穷。”
“中国人很喜欢画,画是一种写照。一看到这幅画,过节快乐的感觉就会出来。我觉得节日有三个含义,一个是民族的统一,一个是一定对人们的生活有所帮助,还有一个就是快乐。以后有缘的话,还会继续创作这样的非遗作品。”傅益瑶说。
据悉,15日起,《端午颂》将在上海云上·朵云沙龙展至8月21日。
媲美敦煌文书 “秦人日志”里耶秦简在国博展出
“美在阿拉善”:从岩画中展开北方民族的历史画卷
第四届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在武汉美术馆举行
明朝寺院供养钱赏析:嘉靖通宝十一两
宋代青白釉刻花尊
俄罗斯国家美协名家作品联展亮相2019北京艺术博览会(组图)
拒绝打卡II·天空艺术展 | 艺术肆放感知(组图)
郑松强【北京798】崖柏雕刻艺术作品展播(二)
郑松强【北京798】崖柏雕刻艺术作品展播(一)
美术作品展诠释“屹立东方”
2019王清州水墨作品展在798感叹号艺术空间开幕
忘忧花海摄影书画展开幕
“纹样XI-∞”毕蓉蓉个展
收藏和田玉不要走入这样的误区
里耶秦简国博展出
“丝路华光”从敦煌到高昌 宝石壁画沉浸式大展
寒山美术馆推公共教育展——“寻找文明”之地图艺术(组图)
揭秘民族文化瑰宝:中国漆器工艺品
百年国漫大展 重温经典之作
湖北美术学院2019级普通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已寄出
浙博将展馆藏明清扇面,在酷暑中以“凉友”相对
美石遐想:踏雪寻梅
“经典与传承”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师生优秀素描作品展
2020年艺考改革信息汇总,多个省份又有重大调整
“浓墨宰相”刘墉的笔墨潜力
四乳四螭镜 青铜镜收藏鉴赏
美籍华裔著名画家侯北人50余幅山水画亮相银川
山西古代壁画呈现600余年前古代“高尔夫”
第六届两岸亲子文创作品联展杭州举办
“大师:澳大利亚树皮画艺术家”中国巡展-成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