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毕加索得到了他的第一件来自欧洲文明之外的艺术收藏品,这是一尊南太平洋马库萨斯群岛的提基神像(Tiki)。同年,他在参观了巴黎特罗卡代罗人种志博物馆之后大受震撼,重新修改了一幅正在创作中的作品。这幅《阿维尼翁的少女》在1917年7月问世,成为震惊画坛的杰作,被誉为现代艺术史的里程碑之一。毕加索曾称《阿维尼翁的少女》为“我的第一幅祓邪画”,而在之后的作品中,他仍然不断地采用这种“原始”的方式去呈现各种无法言说的主题与情感。
一百年后,作为特罗卡代罗博物馆在精神与藏品上的继承者,法国巴黎盖布朗利博物馆在今春策划了一场题为“原始毕加索”的展览。展览从3月28日持续到7月23日,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阐释这段艺术史上的佳话。
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1907年,布上油画,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黑人艺术?从没听说过!”1920年,法国先锋艺术杂志《Action》在创刊第三期做了一个“艺术家点评黑人艺术”的专题,毕加索作为活跃在巴黎的艺术家,接受了杂志创办人、艺术评论家弗洛朗·菲尔斯的采访,对于“黑人艺术”(Art n gre)这种提法,他表现得非常反感。
毕加索近乎轻蔑的回答,从侧面反映出艺术家十多年来与所谓“原始的”艺术(Art primitif)之间的纠葛。
毕加索在巴黎的“洗濯船画室”(L'atelier du Bateau-Lavoir)里摆满了原始艺术品,Franck Gelett Burgess 拍摄于1908年。
1907年,毕加索得到了他的第一件来自欧洲文明之外的艺术收藏品,同年,他在参观了巴黎特罗卡代罗人种志博物馆之后大受震撼,重新修改了一幅正在创作中的作品,这幅《阿维尼翁的少女》在1917年7月问世,成为震惊画坛的杰作,被誉为现代艺术史的里程碑。
《雕塑-长裙女人-面朝油画-晨曲-而立》,布拉塞(Brassa )于1946年摄于毕加索在巴黎奥古斯汀大街的画室。
一百年后,作为特罗卡代罗博物馆在精神与藏品上的继承者,巴黎盖布朗利博物馆在今春策划了一场题为“原始毕加索”的展览。展览从3月28日持续到7月23日,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阐释这段艺术史上的佳话。
毕加索在戛纳的“加利福尼亚别墅”中摆放着大洋洲食人女妖Nevimbumbaau的雕像。 图片来源: Villers Andr 摄,ADAGP,Paris
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以编年史的方式梳理了毕加索自1900年到达巴黎之后,遭遇非洲、大洋洲等地的文明并革新其艺术观的几个重要时刻。通过丰富的史料、照片,对照毕加索大量的个人收藏,我们可以看出他终其一生,对各种陌生文明中的艺术创作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创作的环境中遍布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而在他后来的作品中也始终贯穿着他与那些艺术品之间充满欣赏、尊重甚至敬畏的对话。
毕加索与名模贝缇娜·格拉奇阿妮在加利福利亚别墅。1955年Mark Shaw为《LIFE》杂志拍摄。
“原始毕加索”展的策展人、盖布朗利博物馆文化遗产与藏品部主任伊夫·勒费,是一位精通原初艺术(Art premier)的人类学家。2013年,他构思设计的“面具·灵魂的艺术” 世界面具展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举办过巡展。这一次,他尝试在“原始毕加索”展的第二部分中打破时间线索,注入一种“艺术人类学”的思考:
来自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的大量毕加索作品,与盖布朗利收藏的非洲、大洋洲土着艺术家的古代或当代作品成组对应,巧妙地避开了对美学意义上的模仿关系的探究,将“大师”与这些无名的艺术家置于对等的地位,围绕艺术创作的三个表现主题展开了作品之间的对话。(展览恰如第二部分的主题,可谓是一场作品间“单挑肉搏”。)
毕加索《年轻男孩人体》,1906年,布上油画(左图);19世纪末20世纪初尼日利亚人形木雕(右图)
毕加索《高举手臂的人体》(《阿维尼翁的少女》创作草稿)(左图),1907年5月;新喀里多尼亚卡纳克人形木桩(右图
毕加索《侧面人体立像》,1908年,水粉画(左图);19世纪非洲方族守护女神木雕(右图)
毕加索《女人头像》,1940年,纸上油画(左图);20世纪初科特迪瓦丹族面具“Ko gu ”(右图)
毕加索《怀孕的女人》,1949年,失蜡铜塑(左图);1935年马里多贡族织布机马蹄轭(右图)
毕加索《推童车的女人》,1950年,青铜雕塑(左图);非洲艺术家Akati Ekpl kendo《献给Gou神的雕像》,约1858年,木雕包裹锻打铁皮(右图)
毕加索《背面装饰农牧神的方格砖》,1961年,红陶彩釉(左图);南美卡哈马卡陶杯碎片,公元200年至900年(右图)
我们在展览中看到,对于“原始范式”、“变形化身”和“本我”这三个触及艺术本源的主题,艺术家们以形象所作出的解答在本质上殊途同归,创作者并不因其“原始”而显得落后,在对裸露人体的原型表现、抽象、变形,色彩、材质的组合与创新上有着同等丰富的变化;而野性、欲望和死亡带来的失落,也同样通过潜意识层面渗透在创作中,使得作品呈现出祓除祛忧的效果。毕加索曾称《阿维尼翁的少女》为“我的第一幅祓邪画”,而在之后的作品中,他仍然不断地采用这种“原始”的方式去呈现各种无法言说的主题与情感。
Jean Harold的合成摄影作品,谷克多将其寄给毕加索,并在照片背面命名《毕加索-黑色时期》。 图片来源:ADAGP
毕加索《写字的男人半身像》,1971年,G rard Blo
西方世界出于所谓“政治正确”的考量,近年来习惯以“原初艺术”代替似乎含有贬义的“原始艺术”,用以形容非洲、亚洲、中南美及大洋洲的一些延续传统生活方式、无书写历史的“原始”部族在过去和现在创作的艺术作品。对这些作品的发现、展示、研究和模仿,催生了20世纪初至1940年代的原始主义——稚拙艺术的美学流派。
“原始毕加索”展览海报
关于在展览名称上依然采用“原始”一词来修饰毕加索,盖布朗利博物馆馆长雅克·马丁解释说:“ 原始 代表了人类 最初的 、 本源的 创造行为。艺术史上往往从形式主义的角度去解读原始主义艺术,我们做这个展览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毕加索对形式主义是持保留态度的,然而有关他的展览总是围绕着形式主义来做文章,即使是着名策展人威廉·鲁宾(William Rubin)1984年在蓬皮杜中心举办的“20世纪原始主义艺术展”也未能免俗。
在《阿维尼翁的少女》问世百年之际,对于一直致力于以当代眼光审视和展现“非西方”文明的盖布朗利博物馆来说,举办这个展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纪念毕加索这幅杰作的诞生。馆长雅克·马丁认为:“从1907年到2017年,经过整整一百年,非西方艺术的地位终于逐渐在全世界得到了认可,推动这一缓慢的进程是我们建馆的初衷,我们一直在追随着毕加索的脚步,因为正是这位艺术家的创作和思想赋予了它最强劲的动力。”
盖布朗利博物馆正门镜墙的“原始毕加索”展览广告,展览至7月23日结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专业设置和介绍
新疆艺术学院及其专业设置情况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本专科专业介绍
沈阳师范大学招收艺术类高考生院系专业介绍说明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开封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闻与艺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加州大学(California University)
燕山大学艺术学院相关简介及美术类专业介绍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美术类专业简介
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相关简介
大连民族学院设计学院相关简介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相关介绍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美术类专业简介
重庆工商大学招收美术类考生院系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介绍及专业设置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简介及专业院系专业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简介及美术系与艺术设计系概况
大连工业大学美术类专业招生院系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艺术学院简介
渭南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河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院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分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相关介绍及专业简介
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相关介绍
天津美术学院院系设置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