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梦中的小公主》,用放大镜看,邮票上公主的睫毛都根根分明。
昨天上午,《走进“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特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展出该国1912年发行邮票以来部分经典作品。
列支敦士登是全球第六小的“袖珍王国”,位于北欧瑞士和奥地利两国之间,面积不到杭州的百分之一,但它却是目前世界人均GDP第二高的国家,撑起国家经济总量五分之一的,是那一枚枚小小的邮票。因此,列支敦士登被誉为“邮票王国”。
这个小国从1912年开始发行邮票,时间并不算早。它的邮票迅速风靡世界,是在二战后。面对战后严峻的财政困境,列支敦士登王室不得不通过出售家族所收藏的艺术珍品来应急。他们想到了将古典油画印在邮票上。
展览中,很容易就能找到鲁本斯、凡·戴克等名家作品。最惹观众喜爱的是一枚《睡梦中的小公主》,它本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艺术家阿莫林的油画,画的是小公主玛丽,用放大镜看,邮票上公主的睫毛都根根分明。
一个“袖珍王国”如何能保持“邮票大国”的地位,列支敦士登靠的是创意和技术。不仅是花鸟鱼虫、人物肖像,连显微镜下的晶体、数学曲线、镭射光都被设计进邮票里。
展览中的一枚“国际光年”邮票,盯着看上两秒,便会发觉图片在“动”。原来,它运用了紫外光感应、微穿孔、荧光油墨印刷等技术,可以观察到“光的波动性”、“光的量子理论”等有趣的光学实验。
还有一套邮票上使用了热敏油墨印刷技术,手指碰触到纸面时,邮票表面的颜色会变得透明,显现出底下的彩色图案。
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的邮票来中国展览,这是第一次。展览中,有不少专门为中国挑选的展品。比如,2011年起,列支敦士登开始发行十二生肖主题的邮票,首枚是一条龙,采用了中国传统剪纸元素,每片龙鳞都细细雕琢。
据悉,本次展览展出至5月10日。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海口经济学院
甘肃联合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凯里学院
集美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贵阳学院
闽江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夷学院
湖北大学
宁德师范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
漳州师范学院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琼州学院
三明学院
贵州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