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香港艺术家区雪儿个人影像展在京开幕
(2/5)展览现场
(3/5)艺术家区雪儿
(4/5)区雪儿 Blinking Red 183 X 60
(5/5)区雪儿 Colors Dancing 31 X 21
2017年4月22日,著名香港艺术家、摄影师、跨界创作人——区雪儿 Susie Au个人影像展在北京Artopia Gallery艺术空间盛大开幕,展览由天下广传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鼎力协办,这是Susie的内地首展,也是Artopia艺术空间的揭幕首展。近百名嘉宾、媒体出席了开幕活动,共同见证Susie对于影像纯粹的热爱与对于人的内心暗格的独特审视。
Artopia是一间致力于推动亚洲与欧洲当代艺术交流与合作的创意艺术空间。鼓励研究并加深对艺术与社会上的重要现象与思潮的理解的艺术作品,致力于推动有独立思辨的年轻艺术家。此次Artopia艺术空间展出了Susie过往20多年的61件影像作品,包含从80年代到2000年的胶片摄影,以及千禧年之后,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处理的数码摄影作品。“早期还没有数码相机的时候,我十分沉迷胶片摄影,对胶卷和颜色的肌理做了许多研究,尤其在黑漆漆的屋子冲洗相片时,看着自己内心想要的颜色一点点渗透出来,那一瞬间是美妙与浪漫的。”
Susie:大海令人觉得舒服、自由,也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漂流瓶还在,关乎回忆的纸条却早已风化Susie:大海令人觉得舒服、自由,也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漂流瓶还在,关乎回忆的纸条却早已风化
红色沙发、漂流瓶、绚烂的色彩、女人情绪、生活场景片段,大大小小的作品陈列勾勒出一场“公路影像“的视觉旅程。作品中Susie借用了‘city/world/she/daze/dream/wind’这些相异而又相似的具体意象,将时间赋予的瞬间和永恒留存,生动的情绪和纯粹的影像必须是率性的呈现,而这些暗涌的内在力量,是经过图像后期处理后颜色精致靓丽的高清画质所不能表达的。Susie说:“每次拍完照,我晚上都会整理当时拍照时的心情,漂流瓶里面放的便是与影像对应的随笔。“
作为香港视觉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Susie一直在做著图像影像实验的关注和探索,那些无法言说的内在力量与表现潜力,是她创作过程中欲说还休又一再探入的主题。她喜欢称自己为影像艺术家,在不同的媒体实验影像, 在不同形式中寻找万物的奥妙,在跌荡中探求人的内心暗格,尤其是女人。2006 年她首次指导电影《明明》,《明明》是Susie 的镜子,是她探寻作为女性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纬度,每一面都放映了她的另一面。
水滴落在镜头上,一位女人走过,明亮灯光下,区雪儿捕捉到了”这一秒“
同时她也为王菲, 舒泣,范晓萱、周迅,全智贤,徐熙娣、姚晨等女星的形象注入创意、时尚与新鲜的概念,不论在MV,电影,广告,艺术家都不断地探索发现著女人的不同纬度的多元魅力。从早期对形象视觉的呈现逐渐深入到对文化心理及社会潜意识的探索,Susie 一直在挖掘视觉艺术行动推进过程中的即兴与不稳定性,在混杂而丰富的意象间寻找具有张力的平衡点。
Susie:大海令人觉得舒服、自由,也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漂流瓶还在,关乎回忆的纸条却早已风化
工作、生活中的区雪儿鲜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Susie也不太关心外界在发生什么,习惯了将自己“锁”在独自的创作中,始终保持著一种不闻不问的姿态和不疾不徐的节奏。新作的面目之所以看上去与她以往作品并无太大的风格差异,想必也是出于这样一种自我的孤立和执拗。然而,就像她的大多作品一样,纯粹、朦胧中总是夹杂著感性、狡黠,和思考。从导演到摄影,从动格到定格,Susie始终贯撤她鲜明的风格,意识流,宁静而混乱,凌厉而朦胧。她的摄影作品同样没有华丽和夸张的炫技,甚至不少作品有失焦、模糊的情况,但恰恰是这种看似的“粗糙”,还原了昏昏世界和风中女人的本质。
影展呈现在北京Artopia艺术空间,将持续至5月15日,为期一个月时间,但影像的力量会一直存在。‘昏世界,风女人’影展是Susie以女性为主题的数字视觉创作,是她对于女性作为第一人称时对世界的探索。这些尝试和探索既存在于具有象征性线索的画面安排之间,也存在于影像动作本身的身体扩张力与精神控制力之间,它们不会停滞,因为“打开女性内心暗格”的密匙依然在风中,Susie有理由继续前行。歌德在‘浮士德’里说:‘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前进。’关于女性之永恒的话题,Susie身处其中又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从多维度观察它、找寻它、唤醒它。
伪劣艺术家游走江湖令人生厌
中国画需要画派
苏锐:艺术批评很难吗
王阔海:艺术的时代性与创造性
国博副馆长陈履生谈“名馆·名家·名作”特展
丛涛:徐悲鸿对中国美术的影响已渐消退
徐悲鸿对当代美术所起作用并不很好(图)
且读且画(组图)
艺术中的中国制造(图)
全国美展推进中的潜移默化
期望白砥
“斯和”之展
薛松:我不是艺术的教徒
水墨乐章 诗人情怀——李德哲其人其画(组图)
梁毅:呼唤有担当的艺术批评
留法三剑客的艺术被高估
时代坐标系下的画院
评李晓柱乡土人物画:更深入挖掘人性
博物馆展览复制品究竟可不可行
略论中国草书与西方抽象画(组图)
故人忆旧:属于台湾画家陈澄波的淡水(图)
米巧铭对话俄罗斯列宾美院院长西蒙(组图)
春宫画与古希腊裸体的身体审美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
在欧洲感受造型艺术多样化(图)
国博:历史与艺术并重
皮道坚:当代艺术绝非全是观念
回归本真 书画家最终还需靠作品说话(组图)
从《自叙帖》看怀素的秘密
徐冰借光画中国山水(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