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苏州绣娘姚惠芬与当代艺术家邬建安合作的一组8幅《骷髅幻戏图》历经近90天的创作,终于宣告完成。5月4日,姚惠芬就将带着这组传统非遗与当代艺术牵手的苏绣新作前往意大利,参加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总主题是“艺术永生”,中国馆的主题则是“不息”。中国馆由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担任策展人,他将率汤南南、邬建安两位当代艺术家和汪天稳、姚惠芬两位非遗传人共同参展。
传统非遗进入当代艺术殿堂,有网友认为这会不会变成“中国元素的堆砌”?邱志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说,“对话,是牵手的基础。传统与当代的碰撞,新老之间的唱和,聚集起的是不息的能量场。这就是中国艺术源远流长的秘密所在,这也是此次展览希望诠释给全世界看的。”
除了与邬建安合作的《骷髅幻戏图》,姚惠芬此次还与汤南南合作了《遗忘之海202》,与邱志杰合作了一组11幅的《精卫》,独立绣制了《马远?水图》一组12幅,对于这30余幅即将亮相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姚惠芬最满意的就是《骷髅幻戏图》。
在姚惠芬与邬建安等人的合作中,当代艺术家重点提出了“理念突破”,希望通过表现形式的变化创造新的“刺绣语言”。而这,也成了一代“针神”沈寿的第四代传人姚惠芬突破自己的最大动力。站在绣馆里,看着面前摆成一排的九幅构图相同、但针法各异的作品,绣了40年的姚惠芬很是感慨地对记者说,“这一幅是按照传统绣法绣制的,用的针法大概有七八种;另外8幅则是打破传统,前所未有地将以平针为主的40多种传统针法融会贯通,用于每一幅作品中,每一幅的针法结构还都不一样。对比之下,可以明显看出不同。希望这种新的刺绣语言可以得到世界观众的认可。”
记者了解到,苏绣中的平针针法过往多用于服饰、被面之类的花样纹饰,近来则渐被“乱针”“虚实针”等取代,不少传统平针针法更被弃之不用。但在《骷髅幻戏图》中,姚惠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将最为传统的平针针法用到极致,大胆探索新的“创作语言”。对此,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鲁刚很是认同,“用反传统的方式致敬传统,是很有意义的艺术突破。这样的探索,可以让作品更好地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呈现出苏绣罕见的模样。”
生活——创作的源泉
创设愉悦的美术教学
启美启智启德启信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适当处理教材的心得体会
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
《小动物盖房子》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生动的一课
让学生在想象中成长
让学生主动学习
美术教学方法的反思
《你的家 我的家》教学反思(二)
美术教学反思(三)
美术课堂纪律教后感
《你的家 我的家》教学反思(一)
美术教学反思
世界文化视野中的楚美术
美术教学的一点反思(暑假作业二)
《认识三原色》教学反思
做性格倔强的学生的朋友
正确评价美术作业
情感教育从小学美术课堂开始……
用心和学生“对话”
《五角星》教学案例及反思
融诗寓画美术教学初探
“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审美特征
《图形的联想》教学反思
表扬要适度--美术教学反思
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
美术教学碎片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