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乡下房子拆迁,我帮婆婆整理杂物的时候,从一个破旧的皮夹子里翻出来一张旧的10元纸币,年代已经非常久远,纸质也已泛黄,但品相尚好。
这张10元纸币,长21厘米、宽8.5厘米,黑色,正面上方偏右侧印着“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大写的“拾圆”,中间图像为一男一女的工农形象;图像下方标着“一九五三年”;背面的图案是花纹和国徽,中间黄绿相间的底纹上分别印着汉、维、蒙、藏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拾圆”字样,和其他人民币不同的是,这张10元纸币四边都有较宽的白边,除大写“拾圆”上下方对称部位分别印有阿拉伯数字“10”之外,在正面左侧印有国徽水印的下方,还有一个阿拉伯数字“10”……
捧着这张奇怪的10元纸币,我迷惑不解,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钞王”——“大黑十”。
“大黑十”和曾经热炒的“苏三币”一样,都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明星,都是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数不多的由我国自行设计、苏联帮助印制的货币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印刷技术和生产能力都比较落后,造币的防伪技术不达标,因此决定向苏联求助,代印面额较大的叁圆、伍圆和拾圆纸币。
之后,叁圆和伍圆纸币很快进入印刷程序,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流通,其中便有叁圆、伍圆两种苏联代印的纸币,而面额比较大的拾圆钞“横空出世”却是颇费周章,单就主题思想的设定,就经历了几次商讨,最终才正式定稿为:工农联盟。其版样1955年2月1日才交付苏方,1957年12月1日苏联代印的拾圆钞才正式发行流通。因其基色为黑色,且是第二套人民币中面值最大的币种,又是人民币发行史上尺寸最大的纸币,所以俗称“大黑十”。
“大黑十”流通的时间并不长,中苏关系恶化之后,为防止苏方利用手中的印版印制“真版伪钞”扰乱我国的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大黑十”等三种苏联代印的纸币的收兑和流通,并回收销毁。
“大黑十”有苏十元的美誉,以其双凹印刷、版纹深、墨层厚和良好的防伪功能流传于世,也曾作为特殊的载体,承载一段中苏友好的佳话。因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存世量较少而备受瞩目,是许多纸币收藏者梦寐以求的藏品,而特殊年代里的“大黑十”,也值得我永远珍藏。
“双梁”首度联手,盒子美术馆年度大展“益”顺德开幕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毕业证书
佛像鉴定:5种辨伪方法
浅谈紫砂壶艺术的造型美
“照亮记忆的阴影”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科特迪瓦国家馆展
“天府之路”展现宋代龙泉窑鼎盛时期之大成
宋庆龄亲笔信等近现代名人文物在沈阳故宫展出
藏品上的中共一大会址
31年前那个台风日才是考古出土的良渚玉首次进宫
达·芬奇大型回顾展
晚年马奈如何表现现代之美
翡翠收藏新方向及要注意的三点常识
唐代铜弥勒佛造像
皇家气象——沈阳故宫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
中日瓦当书法篆刻艺术展在西安开展
近百件清宫文物长沙展出 从华服珍器中看“皇家气象”
第十五届江西省美展投稿作品创新高
中国水陆画作品展走进鲁迅博物馆
第四套人民币中的4张花鸟画纹饰图赏析
达芬奇中国特展
左红摄影作品展现“生命之歌”
怎么样的红木家具才值得收藏
游园惊梦——卢思岩彩画展在北京饭店隆重开幕
大海味道与山海气息——青岛油画百年发展回顾
民国瓷瓶演绎“商山四皓”故事
钱松喦:打出中国新山水画的样板
“归成”:聚焦第一代中国建筑师
《厦门时间》当代艺术联展第一回正式启幕
禁止出境的国家一级文物亮相西安(组图)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梅清画艺及其《泛舟响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