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曾作为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第二“货币”,在中国历时约40年,它反映了中国在该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粮票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长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尤其是整包地方粮票。
但长时间以来,粮票相对于同时期的邮票钱币,一直作为普通藏品在普通百姓家里,其价值并没有得到大众认可。同时期的80版猴票及三版人民币,其收藏价值及投资价值都以得到极大的开发,而同样统治中国长达四十年之久的“票证经济”的粮票,绝大多数还是几元一枚,与其所见证的时代及不相符。
2015年6月,金马甲邮币交易平台率先将河北地方粮票推上电子盘,目前已有多个品种登陆电子盘,并且涨势喜人,其后市场预计还有十多个品种陆续上市。粮票登上电子盘,将是有利于全国地方粮票的价值开发。
就目前的粮票收藏来说,尤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整包粮票更有收藏价值。就目前来说,单枚的粮票自己欣赏还可以,如果要是投资的话,还是收藏整包粮票。就目前的来说,电子盘上所托管的大多是整包规格。粮票由于当时的纸张、印刷技术各方面的原因,整包粮票的保存相对于单枚来说更容易。
其二、整包地方粮票更值得关注。例如青海、新疆粮票。以新疆为例,新疆1957年首套粮票,仅印制1800万公斤,1957年首套料票也仅印制400万公斤,而且使用期都仅有一年。而新疆除自治区发行有粮票外,只有少数的地市县发行有粮票,并且数量很少,整包地方粮票更是稀少。
方寸地方粮票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它蕴藏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深厚内涵,具有史料和文物价值,它翔实真切地记录了我国的那段历史,是一种实物档案资料,在时代的召唤下,必然成为收藏界的新星。
中国美协组联工作呈现新气象
中日画家共绘“日本风情”
首届研修班:地方画院创作能力提升进行时
首届喜马拉雅山国际美术论坛举办
《美术观察学术文丛》发布
值得期待的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首届绥风当代水墨艺术展举办
海峡两岸书画展
关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申报的公告
敦煌莫高窟百幅历史照片在国图展出
覃志刚的书画
搜尽奇峰 看遍画派
马海方书画呈现北京风情
张鹏的油画艺术视野 充满情感介入和浸润
美术界座谈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当代山水画名家展走进百姓家门
真诚的艺术最打动人心
中央美院举办读书节让观众“触摸”典藏
多国沙雕艺术家共同打造梦幻“沙雕电影”
默存于斋——刘振夏画室记
寇宗鄂艺术馆霸州开馆
北京书画界向暴雨受灾群众献爱心
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首展太原启动
倪有鱼上海展新作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中原行作品展在京举行
珍藏展与群众展,都不可少
周锡玮:大彩无色 心归自然
“中国名家画北京”活动启动
郑云云和她的瓷绘作品
常工画展绘出布达拉宫新境